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获悉,2016年上半年,成都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民生建设和改善,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态势良好,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447元,同比名义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89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64元,同比名义增长10.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046元,同比增长10.2%。居民增收态势良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实际增速低于GDP。上半年, 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0%,低于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1.5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收入“三高一平”,增收效果突出。上半年,成都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出“三高一平”的特征,即同比名义增长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较一季度增幅高出0.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8.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0.5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增收效果较为突出。
收入比下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1.85:1,较2015年同期的1.89:1,缩小了0.04,比全国平均水平(2.80)低0.95,比全省平均水平(2.44)低0.5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工资性收入仍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收入来源看,不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超过了五成,对收入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均为四大收入中最大,表明了工资性收入仍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绝对主导地位。
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速最大,占比提高。上半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750元,同比增长了9.6%,在四大收入中增长最快,其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得益于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等因素。
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后劲十足,一三产业互动良好。上半年,成都市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509元,同比增长了14.6%,在四大收入中遥遥领先。从来源上来看,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1434元,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1012元,分别占到了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的57.2%和40.3%,表明一三产业互动良好,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