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星期二

专家学者寻源钱山漾遗址

来源:新民网 编辑:颜学辉

记者昌银银

昨天,一场以钱山漾遗址、钱山漾文化、慎微之为关键词的座谈会,在市博物馆二楼举行。

作为钱山漾遗址第三、四次考古发掘的领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丁品率先打开了话匣子。他先介绍了今年上半年的小规模调查和发掘:“尽管没有能够在野外直接发现大家期望的丝绸类遗物,但通过发掘新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标本包括土样、木头和土壤水洗出来的标本等,这其中会不会存在一些与丝绸纺织有关的信息,我们还要等待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

紧接着,丁品又简要介绍了钱山漾遗址第三、四次发掘中的一些基本情况:“从年代上来看,根据测年数据推测的钱山漾文化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200至4400年。广义的钱山漾文化年代的上下限都有拓展的可能。钱山漾遗址也是目前为止我省发现的遗迹和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商代聚落遗址。”他认为,从现实的眼光来看,钱山漾文化研究的深入急需找到或发现能反映钱山漾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的高规格聚落遗址,需要人们对钱山漾文化遗址额外多一份留心和警觉。

丁品同时提醒:“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出土了200余件竹编,今年小范围的发掘也出土了10多件竹编。钱山漾遗址是国 出土竹编数量最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钱山漾文化先民对竹类资源的发展加工利用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能超出我们原有的认识水平。钱山漾文化先民发达的竹编技术,竹编制品的流行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竹编文化,也可作为钱山漾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值得今后深入研究的一块内容。”

省考古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方向明同样畅所欲言:“良渚文化末期,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时期也是太湖流域的多事之秋,我们已经在多处遗址发现了当时的洪水层堆积。虽然钱山漾文化的分布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它和浙西南以瓯江流域分布为中心的好川文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还不甚明了,钱山漾文化与良渚文化末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良渚古城内良渚文化末期的考古学文化变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积累,随着我们视野的开阔,这些问题的解决总会有进步的一天。”

一位位专家纷纷从各自研究领域和工作实际出发,各抒己见,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就在前一天,他们还实地探访了钱山漾遗址及潞村古村落。

面对专家热情建言,市文保所所长陈子凤顺势向省考古所专家发出邀请,“不同的遗址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需要不同的保护规划。近几年,湖州正在积极制定钱山漾遗址、下菰城遗址的保护规划,期待省专家多到湖州实地考察,为这里的大遗址保护规划制定出谋划策,让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李惠民,菱湖地方文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作为慎微之的学生,也在现场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他和老师相处的那段难忘岁月。他说,恩师启蒙让他读中学时对历史考古产生浓厚兴趣。“老师在学校成立学生历史考古研究兴趣小组,我作为组长跟随老师对邱城、钱山漾遗址进行考古实践。”他所描述的这段经历,在慎微之的日记中得以体现,“1958年12月2日……带历史考古小组去钱山漾,随讲随察,拾到石器(残)约十件……”

座谈会还引来了一群特殊的倾听者,他们都是慎氏家族的成员,从报纸上得悉活动,特意赶来寻访慎微之的遗迹。83岁的慎保余,是慎氏家族的第29代,他说:“慎微之家里排行第二,又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所以我称他为‘二先生’。”与他同行的慎航行今年71岁,与慎微之同辈,目前正在整理慎氏家谱,期望弄清慎微之祖父辈在家族谱系中隶属哪个分支。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