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星期二

鼓楼警方 把群众的小事始终挂心上

来源:新民网 编辑:颜学辉

◎本报记者马国明通讯员张晓庆

“早上六点多出门遛弯,到现在没回去,家人都急死了,到处找,多亏了你们!”10月12日18时许,市民王先生来到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朱庄派出所,向帮助其父亲找到家人的民警表示感谢。在鼓楼分局,类似的“小事”不胜枚举——抓住盗窃农民工财物的工地窃贼,解决长期“黑户”的户口问题,帮助迷路老人、孩童找到家人……今年以来,鼓楼分局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上下功夫,用实际行动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鼓楼分局局长邵建军说。

100余起“小案”告破民工财产不再受损

提升自侦自破能力,加大侵财“小案”打击力度,是鼓楼分局对基层所队提出的硬要求。一部手机,一辆电动车,一个放在车里的包……可能价值上并不十分贵重,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群众的生活。鼓楼分局从“小案”着手,盘活资源,深挖细作,全力打击,守好群众的财产安全。

2015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三环路高架建设期间,位于三环西路、三环北路周边的城中村以及一些施工工地的工棚内,连续发生多起夜间工人手机或者现金被盗的警情。一位外地来的工人,入住工棚的第一天晚上,新买的价值两千多元的手机就被盗了,一气之下,次日就返回了老家。

为尽快挽回工人的损失,鼓楼分局联合刑警支队组成专案组,对案件进行侦查。由于三环路沿线为施工状态,监控缺失严重。专案组民警凭借案发现场附近仅有的几个监控,最终锁定一个年约50岁左右的男子,划定了三环西路和北路路口处周边的三个重点村落。警方安排五组警力,在五个重要路口进行蹲点。6月28日凌晨,在三环西路和三环北路交叉口的高架处,准备出来作案的嫌疑人许某被守候的民警当场抓获。据许某交代,两年来,他共计作案100余起,涉案金额20多万元。

20年多“黑户”落户生活掀开新篇章

户政业务是公安机关面向群众进行的一项既是管理也是服务的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有一部分群众的户口存在没有及时申报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就学、工作、生活。鼓楼分局针对此情况,建立社区民警和户籍民警联合调查、核实、上报、办理的便民工作机制,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落户,切实解决群众一大难题。

今年7月,铜沛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对辖区常住人口开展户口登记管理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在走访中,社区民警李磊发现夏先生26岁的儿子小夏一直是个“黑户”。经调查得知,小夏是夏先生的二儿子,出生后一直没有上户口,一拖就是20多年。

回所后,李磊将情况反映给户籍民警叶小颖。叶小颖向分局询问办理的相关流程后联系夏先生,告知其准备好相关证件材料,尽快到所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几天后,夏先生一家带着相关材料来到派出所。在核实过材料真实性后,叶小颖为其办理了户口登记手续。拿着户口本,一家人很是激动,困扰他们20多年的大难题终于解决,小夏今后能正常工作生活了。

80岁老人回家家人民警俱安心

由于子女平日工作忙碌,无暇陪伴,许多老人喜欢外出散步,但城市面貌变化大,邻里间熟悉度下降,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迷路、走失,老人受苦,子女着急。

10月12日16时许,朱庄派出所民警王晓健巡逻至鼓楼区淮东家具城门口时,发现一老人步履蹒跚,四处张望,十分着急。王晓健上前询问老人姓名、住址等信息,老人口齿含糊,说不清楚,身上也没有能证实其身份的证件。由于还有警情需要处置,王晓健将老人先送回派出所。值班民警生迎春通过耐心交谈,得知老人姓名和年龄,经多方查找,联系上老人的儿子王先生。王先生说,老人从早上六点钟就独自离开家,说是外出散步,结果一直没回家,家人着急,纷纷出来寻找,没想到民警及时打来电话。半个小时后,家人赶到派出所,看到老人安然无恙,焦急的家人放下心来,老人也露出笑容。

警方建议大家在老人的随身衣物、包袋里放置写有联系方式的卡片或本子,以便走失后能及时联络到家人。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