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生病吃药有讲究 部分药物不能水服不能与牛奶同吃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林峰峰

生病了要吃药,但您是否知道服药的正确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服药?

昨日,医生表示,错误的服药方式不仅会影响药效,甚至会伤身体。

有些药物不能用水服

在服用药品过程中,哪些药物服用后应多喝水,哪些应少喝甚至不喝,大多数居民不甚了解。

日前,记者从沈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并非所有的药物都适合用水服下,而且每种药的饮水量也是有讲究的。

沈阳市食药监网站近日发布一则安全提醒:一般的口服剂型,例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吸收。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药物,为减弱其毒性,避免对器官特别是对肾脏的损伤,要求服用药物后每日必须饮水2000毫升以上。比如服用抗痛风药后应大量饮水(一日应2000~2500毫升),以降低黄嘌呤结石以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服用排尿结石的药后,也需大量饮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3000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从而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机会。

同时,在服用某些药后则需要少饮水甚至短时不饮水。比如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这些保护胃黏膜药,在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否则将影响药效;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这些镇咳药,服药后也不宜立即进水。

吃胶囊药别剥开胶囊皮

昨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药剂科主任王强介绍,一些患者在服胶囊药粒时嫌胶囊太硬、卡嗓子,常常会将这层薄薄的胶囊皮剥开,把里面的药面儿直接送入口中。其实这种服药方式是不对的,不仅会影响药效,甚至会破坏肠胃功能。

“用胶囊包裹的药物,一般都属于肠溶胶囊药。胶囊吞进肚后,在胃里还不会溶解,需要到肠道才能溶解,这样药物才能更好地被吸收,达到最佳治疗。”王强主任说,肠溶胶囊药一般都是碱性药,而肠道的环境也是碱性的,所以能被肠道黏膜充分吸收、利用。如果将胶囊剥开,药物在胃里就被胃酸直接溶解掉了,药物不仅会伤到胃部,还会破坏药效,达不到最佳效果。

一些药不能与牛奶同吃

平日里,一些患者服药时喜欢用牛奶送服,或是吃完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喝牛奶,其实一些药物与喝牛奶的间隔不宜过短,更不宜与牛奶同服。

王强主任介绍,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如钙、磷、铁、多种维生素等化学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铬合物或难溶性盐类,使药物难以吸收,有些药物甚至会被这些离子破坏,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疗效;同时,人体对牛奶的吸收也会受影响,而且加重了胃的负担。

例如牛奶不宜与止泻药物同服,因为牛奶含有乳糖成分,既可降低止泻药的药效,还会加重腹泻症状。牛奶中的蛋白质还可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氢氧化铝等钙铝制剂形成凝块,加重胃肠负担,严重者还会生成胆结石、肾结石。

喝绿茶吃药影响药效

进入夏季,一些人喜欢喝绿茶、绿豆水等饮品防暑降温。然而,对于正在服药的人群,王强主任表示,患者如果用绿茶、绿豆水服药,药效将被减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如果喜欢喝茶,可以在服药后两到三个小时后饮用。”

同时,王强提醒大家,服药时尽量不要喝碳酸饮料。例如在服用抗胃酸药物时,如果同时喝了碳酸性饮料,将会影响药效,患者的病痛原本吃一两天就能缓解,由于服药不当,可能就会康复较慢,甚至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