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星期四

永城市茴村镇开设爱心文化扶贫商店文化精准扶贫

来源:大河网 编辑:张坷

茴村镇爱心文化扶贫商店

□记者陈海峰通讯员张恒聂政文图

本报永城讯永城市茴村镇茴村是名满天下的书法村,茴村镇也是知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茴村镇党委政府利用优势的文化资源,用文化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开设了文化扶贫商店。文化扶贫商店开业两个月来,不但吸引了本地书法家捐赠作品,北京等地的书法家也慕名前来捐赠作品。

文化扶贫商店已收到书画作品200余幅

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茴村镇南街村书法巷一旁的爱心文化扶贫商店,店门口两侧的对联令人耳目一新:“发展书法文化产业,助力茴村精准扶贫”。

走进商店,墨香四溢,满屋墙上悬挂着装裱精致的书画作品,每幅作品的右下角均别着一张小卡片,捐赠人、捐赠作品、作品价格等信息一目了然。

68岁的农民书法家杨峰正在店内挥毫泼墨。“我们都非常支持镇里的文化精准扶贫政策,我们农民书法家有能力创作书法,有余力搞捐赠,为茴村镇作应有的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爱心文化扶贫商店自今年8月份成立以来,杨峰一人就捐赠了20幅书法作品。

说话间,不时有游客光临。他们对茴村镇文化精准扶贫的做法赞叹不已。

“9月下旬的一天,北京一家书法团体慕名来到茴村镇,当他们了解到这些捐赠的作品通过销售,获得的善款全部用于精准扶贫时,其中一位十八岁左右的女孩深受感动,当即为商店写下‘自强不息’四个大字。其寓意一是鼓励本镇的贫困户自强不息、克服困难;二是女孩对自己的一种勉励,因为她是一名聋哑人。”工作人员张兴莉一边展开书法作品“自强不息”,一边向游客介绍。

“爱心文化扶贫商店每天开放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目前共有书画作品200余幅,大多是永城市的书画名家、书法爱好者和茴村镇农民书法协会会员捐赠。茴村镇文化服务中心将这些作品登记,再根据书法家自己的意愿来为每幅作品定价,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售卖得到的善款全部交由镇扶贫工作办公室代管。”茴村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寇超杰说道。

义卖义演收入,全部用来精准扶贫

10月3日,茴村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募捐活动,通过书画作品现场义卖,艺术团体现场义演和镇政府各单位、企业的现场义捐,共筹集资金31640元。资金由镇扶贫办代管,统一“打捆”使用,主要用于精准扶贫贫困户、托管养殖、贫困学子的资助和“六改一增”等。

茴村镇苗阁村村民宋洪才曾是一名木匠,二十多年前,他因为工作中的一次意外失去了左手大拇指。现在,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大儿子是手脚均有残疾的聋哑人,就读于聋哑学校,小儿子也在上中学。一家三口仅靠种地的微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镇政府通过排查,将宋洪才一家列入精准扶贫贫困户。考虑到宋洪才具有一定的木工活基础,镇政府决定因户施策,运用善款的一部分资金,为其购置一整套木工工具。目前,工具已经买来,等到木料到位后,再一并交到宋洪才手中。

文化助力精准扶贫,因户施策,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这样的例子在茴村镇还有很多。

“茴村镇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将充分利用具有优势的文化资源,助力精准扶贫。首先,爱心文化扶贫商店义卖和艺术团体义演的所得善款用于精准扶贫,支持贫困户通过双手创造财富,学会自我造血,解决只依靠政府资金的短板问题。其次,在全镇宣扬赡养老人的孝善文化,以达到精神扶贫的目的。下一步,茴村镇将组织几位贫困户家中的青少年到浙江省学习毛笔制作工艺,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回乡后为镇上的文化产业作贡献;另外,今后举办活动得到的善款,镇政府都将抽出一部分成立文化扶贫发展基金,直接用于贫困户或者用来支持贫困户创业。总之,茴村镇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茴村镇党委书记朱建光说。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