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星期四

深耕精神文明的土壤

来源:新民网 编辑:张坷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家庭、社区是最基层的土壤,人与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社区,社区再构成城市。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之本,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才能让一个城市树立令人仰慕的形象。西宁市城中区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坚持把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重要位置。

正如从海良所说“我做的都是小事,主要就是让咱老百姓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知道‘文明’是啥,然后大家身体力行地去改变不文明行为。”这种典型人物的微小事迹,更拥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显得更有力、更有作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坚持不懈地深耕精神土壤,终得文明花开。祝方太、杨玉秀、从海良、苏发林来自不同的家庭,却共同体现出了一个文明城市人所应该具有的文明素养。祝方太家庭坚持办《家报》20余年,杨玉秀分享持家经验,从海良义务做文明创建活动监督员,苏发林创作曲艺作品宣传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他们利用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言行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鲜活而生动的事例在社区广为传播,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合力,最终回馈到社会,让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充满和谐、正能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遍地开花的文明善举,体现的正是城中区持之以恒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千方百计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不懈努力。

除了个人和家庭,城中区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工人、青年、妇女、工商户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把思想、智慧和行动凝聚到推动创建上来,书写了一幅诚信和谐、文明安乐的绚丽画卷。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