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民排队乘坐104路公交车张郁摄
□大河网记者高利国
公交文明是关系一个城市“脸面”的大事,是城市对外形象和窗口。排队的内涵是市民对文明秩序的一种遵守,更是城市文明的体现。近日,有媒体报道,在郑州紫荆山立交桥下,乘客自觉排队乘坐104路公交,这一习惯已保持了16年。该事件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网友说,坚决支持排队!从排队做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文明。有学者认为,有些东西一旦形成习惯、形成文化,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力量,逐步唤醒公民的公共意识,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网聚观点
提高城市文明乘车排队很重要
@Shank:据说这条线路排队已持续16年,已成这条线路的传统。就应该这样,上车没有拥挤,小偷也不好得逞。
@情陷那不勒斯之巅:104路作为全是女车长班组的公交,也是全郑州服务最好的线路之一,每次乘坐都非常愉快,大爱104!
@千年小兽:“乘车排队”这一小步是城市文明的一大步!提高城市文明,乘车排队很重要。其实我也想排队,但如果大家都不排队的话,只我一人排队就基本上不了车。大多时候,上车都是挤上去的,或被人推上去的。
排队靠自觉也需站场设计更合理
@carlton李:排队乘车,我觉得一个靠市民的自觉,一个也靠公交站场的设计!104路始发车站有待发车辆提示,而不少车辆始发站和站点设计就不是很合理,乘客就是想排队也不好排,即使排了也混乱不堪。
@魅力郑州:有的线路可以推广,有的推行起来恐怕不易。在站场里,排队空间大,方便乘客排队,而其他站呢?比如公交停靠在路边,在狭窄的地方排队也不切实际。不过大家排队上车的举动还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记者连线
公交公司:望更多人能文明出行
在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宣传部部长周存学看来,“104路现象”是对郑州市民文明素养和“全国文明城市”良好形象的展示。希望通过“104路现象”的引领,有更多人加入到文明出行队伍中来。
郑州906路公交车驾驶员郑景军因自备零钱帮市民投币,被大家称为“投币哥”。19日他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公交司机和市民,我非常支持上车排队,一是不给小偷可乘之机,二是可以给老弱病残孕和带小孩的乘客提供帮助,三是大爱郑州、大美郑州的形象展示。”但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经常组织志愿者来提倡大家排队,但效果不太好,该挤还是挤。104路已经形成传统了,其他线路还有差距,郑师傅真心希望所有线路乘客都能形成自发排队的习惯。
学者:公民的德善得到唤醒与回应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英基博士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104路公交线路工作人员的敬业与服务精神充满敬佩。他说,104路公交乘客排队上车形成了省会郑州最靓丽的风景线,彰显了郑州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对建设“和谐社会”和“美丽河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刘英基认为有两点:首先,104路公交线路工作人员的敬业与服务精神培养了公交车与乘客之间的深厚感情。自上世纪90年代起,104路车长、售票员就开始学习英语、哑语等,将帮助老、弱、病、残、孕的服务意识付诸行动,形成了公交线路特有的服务文化与亲民文化。其次,这是郑州市长期以来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改善城市形象的宣传等方面努力的结果,公民的德与善在公交车车长热情服务下得到唤醒与回应。刘英基认为,104路公交的乘车排队文化具有可复制性,政府在推动“市民素质与城市形象提升工程”过程中,会逐步唤醒公民的公共意识,这种有序乘车文化可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