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1碗鸡蛋面救了江西军人 37年后他来漳州寻人致谢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坷

曹根祥(左一)见到刘大妈一家,眼睛湿润,双颊微红,激动地与刘大妈相拥。

滴水之恩如果无法涌泉相报,也会铭记于心。37年前,漳州龙海程溪的刘大妈用一碗鸡蛋面救助了江西军人曹根祥,37年来,曹根祥一直没有忘记这份恩情,他四处打听,终于在前日实现当面致谢的心愿。

鸡蛋面条,暖胃暖心

今年56岁的曹根祥是江西人。1979年10月,曹根祥随部队前往龙海程溪塔潭大队山边小队,帮助当地一家发电厂开山、挖沟、砌渠。几天的拼命劳动,令曹根祥和战友们疲惫不堪。于是,部队让战士们在星期天放假休息一天,因曹根祥是班长,他便把外出的名额让给其他战友。留守下来的曹根祥闲着无事,决定到驻地村子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没想到出发不到半个小时,曹根祥就感到心跳加速、头昏目眩,站都站不稳,差点昏倒。情急之下,他只好摸上路边一块石头坐下。就在孤立无援时,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欧阳炳辉朝着他走过来,二话不说搀扶着曹根祥就往附近的家中走。

看到曹根祥疲惫不堪,欧阳炳辉的妈妈刘草不由分说,赶忙一起搀扶着曹根祥到椅子上坐,并从邻居家借来三个鸡蛋和一些面条,为曹根祥煮了一碗鸡蛋面条。望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和刘大妈家中几个孩子流露出的饥渴的眼神,曹根祥虽然肚子很饿,可还是不敢动筷子。再说,部队也有规定,士兵不能随意吃百姓的东西。于是,曹根祥准备起身告别,可还没有站起来,就被拦住了。经不起再三劝说,曹根祥一边吃着面,一边流着泪。

吃完面后,刘大妈还让欧阳炳辉到连队替他请了假,等曹根祥身子康复再回部队。那一晚,曹根祥和欧阳炳辉睡在一个装谷子的大木箱上,欧阳炳辉的哥哥则打地铺。

弄丢地址,难再相见

“我一直想找到他们一家人,当面对他们说声谢谢!”三个鸡蛋一碗面,不仅让曹根祥摆脱了饥饿之苦,更让他心里暖洋洋的。由于自己即将退伍返乡,曹根祥在一张黑白证件照上,写上江西老家的地址,赠给欧阳炳辉作留念。在曹根祥的恳求下,欧阳炳辉也留下了家里的地址。

不料,后来双方因为疏忽,留有地址和联系方式的相片丢了。曹根祥退伍复员转业后,回到江西工作。虽然,他也动了几次寻找的心思,可搞丢了联系地址,他再见面感谢的愿望一时无法实现。再加上他一直忙于事业,也没有机会再回到龙海程溪,这一耽搁就是37年。

这几年,已经退休的曹根祥更加思念刘大妈一家人,并再次燃起寻找刘大妈的愿望。后来在漳州本地媒体和龙海程溪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援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刘大妈的住址,并取得了联系。

千里迢迢,跨省致谢

前日中午11点30分,曹根祥从江西弋阳站出发,经过四个半小时的颠簸,来到了漳州动车站。欧阳炳辉带着一家人早早到站迎接。到了欧阳炳辉的家,曹根祥顾不上喝一口茶,放下行李,就前往老房子看望刘大妈。

“以前这条路两边都是大树,现在是一排排的水泥房子。”曹根祥走在乡间小路,回忆起37年前的场景,“就是这个位置,我当年体力不支差点昏倒,只是当年这里有一个小斜坡,现在没有了。”

“我都忘了这件事,难为你有这份心。”刘大妈闻讯走到门口,握着曹根祥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曹根祥眼里湿润了,双颊微红,说出当年一直未曾说的“谢谢”。刘大妈高兴地用闽南话说:“不用谢!要谢就谢子弟兵。当年,我们看在眼里,你是为老百姓累倒的。”曹根祥说,要不是欧阳一家当年救了我,就没有我现在的好生活。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