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1日讯(通讯员 刘锡文 林奕宏)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扶持、相互作用。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我国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法治改革的率先垂范,符合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要求;顺应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服务发展的改革方向。在蓬莱深化改革、蓬勃发展的主题推动下,在双招双引、百日会战的阶段开展下,在产业发展、创新培育的转型升级下,蓬莱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登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加强平台和阵地建设,落实“四个中心”、助推“四项平台”,实现平安蓬莱、法治蓬莱、和谐蓬莱建设。
深化法治宣传惠民工程,为法治蓬莱打出先手棋
“擦亮法德共进的城市品牌”是法德宣传工作的要求,加强“一堂一会一阵地”的建设,以法扬正气、依法促发展。按照上级机关的总体要求,蓬莱司法所突出法德共进建设主题,依托法德教育宣传中心的设立、法德讲堂信息共享系统的平台搭建,在各市直部门、镇街、村居设立法德讲堂。法德讲堂在“菜单式普法“和“网格化普法”的基础上加强普法依法治理,贯彻“谁执法谁普法”,利用通讯网络,将市级讲堂与街道、各社区、部分机关、企业、学校的100多个讲堂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全覆盖、资源能共享,将法治精神、法治教育、法律知识传播到基层一线、传播到街道社区、传播到村间地头,推动法治一体化进程,实现领导带头学法、用法,全民普遍尊法、守法,为蓬莱的经济发展打牢群众基础、打造法治环境。
开展法律服务便民工程,为法治蓬莱提供后推力
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是司法局法律服务工作的创新手段,也是应对蓬莱经济发展过程中突显的社会矛盾。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凸显的利益瓜葛,蓬莱市司法局通过综合法律服务中心的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程的搭建,在“横向成面、纵向成级”的三级服务体系下,成立蓬莱市法律管家服务团,并设立村居值班室,建立轮流值班制度;设立法律顾问室,专项律师由法律援助中心组织调配;组建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据“调援结合工作法”,归入“横向成面、纵向成级”的完备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三项服务”、“三把抓手”为群众提供窗口式、一站式、零距离、专业化的法律服务,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社会方方面面,不留死角,解群众燃眉之急,破家庭法律之惑,促社区蔚然之风、保蓬莱发展之风。
实践社区矫正安民工程,为平安蓬莱铺设前进路
“坚持以完善执法制度体系保障执法规范化”,社区矫正是依法在社区中对犯罪人实施惩罚和提供帮助,以促进其过守法生活的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的进程快慢、执法制度好坏不单决定了执法行为是否规范化,更决定了一方社区的安全稳定、蓬莱全局的平安发展。蓬莱司法局借社区矫正法初步审议之天时,莅临社区矫正中心之地利,专业人员配备齐全之人和,明确基础建设。落实网络化管理制度,利用烟台市社区矫正管理平台,上传罪犯信息,定位人员位置,实现从传统监管向数字化智能监管的转变;实现规范化执法制度,加强社区矫正的后期帮助,着重于罪犯改造、社区重置、保护公众,按照罪犯的改造意愿实施矫正,让他们尽早融入社区,避免再次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突出人性化矫正制度,社区矫正中心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和矫治功能室,根据社区服刑人员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出台适应情况变化的针对性矫正方案,对其实施不同的教育转化。社区矫正让服刑人员及时融入社会、誓做守法公民、愿尽微薄之力,助推蓬莱发展。
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利民工程,为和谐蓬莱展现理想图
“有诉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采、有果必公”是人民调解宗旨,人民调解既是司法局的首要职责,也是重要工作任务,更是关键的岗位责任制度。蓬莱司法局通过人民调解手段,落实矛盾纠纷调处,协助维护社会和谐,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进程,提供蓬莱市场经济发展的和谐保障。蓬莱司法局利用、更新人民调解系统助力矛盾纠纷调处协调指挥平台搭建,拓实村居、镇街、市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三级联动机制,依托网络信息串联进行上报矛盾远程“会诊”、重大纠纷全程指导;完善调解组织体制,推进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积极推行品牌调解室建设;积极学习专业性调解,完善交通肇事调委会、医疗纠纷调委会、劳动争执调委会三个专业性调解组织;矛盾纠纷调处让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老百姓通过人民调解获得实惠,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必定推动蓬莱经济更上一层楼。
司法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只会随着经济发展同我们越走越近;司法也不会高高在上,它会伴着经济的牵手走下神圣的殿堂。就让蓬莱司法局继续践行司法行政的神圣使命,用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矛盾纠纷调处去惠民、便民、安民、利民,守蓬莱一方稳定,促蓬莱八方和谐,助蓬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