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星期六

“五微”活动情暖邻里

来源:新民网 编辑:林峰峰

本报讯(ymg记者曲彩云通讯员赵婷婷)社区服务如何贴近百姓?昨日,记者从初家街道了解到,街道通过开展微公益、微力量、微风采、微心愿、微沟通等五微活动,最大限度服务辖区居民。

微公益的开展主要依托社区“六色花”志愿服务队,街道采取本土资源和援引外来力量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主要由社区居民、五老成员、民间团队和大学生志愿者构成,目前共有48人。街道通过微公益平台继续招募志愿者,希望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小事来做公益。值得一提的是五老志愿者,他们为青少年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时刻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党员志愿者每月都会进行社区路面彻底清理,大学生志愿者给社区小朋友辅导功课,开展特长培训,正是有这些志愿者的付出,才让社区温馨、快乐。

微力量如何体现?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街道通过一系列的社区活动,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让每个人的微小力量汇聚成推动社区建设的正能量。社区书画爱好者组织和收集书画作品,举办庆“五一”夕阳红书画展;暑假期间社区志愿者负责组织和管理暑期夏令营,保障每一个孩子们的安全……

在社区,很多居民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感动着大家。通过居民自荐和群众推荐等方式,将好人事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至qq群或者微信群,由居委会统一审核,核定属实的资料在社区宣传栏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事迹展示。牛金锁作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组织支部开展理论学习、文艺排演、关心和帮助困难老人。由佩斌老师是五老志愿者的成员之一,给孩子们上传统文化课,义务教书法,年近80仍奋战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第一线。曹秀琴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十几年精心照顾婆婆经营和谐家庭的事迹在社区树立良好榜样,还被评为莱山区最美家庭。

微心愿方面,街道将过去“大撒网”式的志愿者服务改成“找朋友”式的针对性服务,建立志愿者服务需求对接平台。通过民意大走访和发放报纸等方式收集居民愿望,依托“六色花”不同颜色不同服务类型的特点把居民心愿进行分类整理,如红色代表关爱老人,列为一类,绿色代表环保,列为二类。街道把居民的心愿全部登记在册,通过志愿者需求平台,寻找合适的志愿者为其提供服务。

为了方便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沟通,街道建立了qq群、微信公众号,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便民通知,使居民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政策及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公众号中设立三大服务栏,社区工作、社区活动、社区服务,每一个服务栏又分为几个小的服务项目,例如社区工作又分为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组织工作、民政优抚、文化宣传。有需要的居民会通过微信留言的方式寻求帮助,街道也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自公众号建立以来受到了居民的喜爱和好评,阅读量增长迅速,更加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