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5日讯(记者周晓磊)一年之中最闷热的天气又如期而至,很多人想着法子防暑降温,而家喻户晓的“藿香正气”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中国网不久前发布《得了“现代夏季病”怎么办? 医学专家教你“三防”》,广大网友纷纷询问,如何认识中暑?如何使用藿香正气?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林平主任医师继续提醒您,中暑不简单,分类有阴阳;藿香正气可常备,但应依分类和剂型,巧妙选择、正确运用方能奏效。
1、“中暑”不简单
林平院长介绍说,“中暑”现为中医和西医通用病名,西医认为是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以出汗停止无法排热,出现高热、心率加快、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或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分为四种类型(中暑高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分别治疗。而中医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有记载,民间俗称“发痧”,是由于暑热内袭肌体,伤津耗液,出现早期高热大汗、汗出热不退、疲倦烦躁,后期发热无汗、口干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医认为中暑首先分阴阳(即“阳暑”“阴暑”),其次分病期(先兆、轻症和重症期,三者是轻重渐进关系)。林平主任认为,中医对中暑的认识和分类,比较接地气,适合广大民众预防和自我救治。大家所熟悉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具有解表祛暑、化湿和胃功效,适用于风寒外感、湿邪内伤证,因此要分清类型,辨证用药,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