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4岁的董江珍是海南乐东人,11年前她嫁到宁波,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成为广为人知的宁波“好儿媳”,2014年她被评为宁波市江北区“第二节道德模范”和“最美宁波人”,去年又被评为“浙江孝贤”。
董江珍的感人事迹被传为佳话。在宁波市江北区北站社区的邻居都说,董江珍照顾瘫痪的婆婆,就像专业的护士一样。
董江珍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都很好。然而,她高中没读完就辍学打工,为的是让弟弟妹妹有足够的学费去上学。2003年,她到宁波打工。2005年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杨勇,后来在当地结婚,婚后两人生育了一个孩子。
2007年,她的婆婆因老年痴呆症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董江珍只好放弃工作,留在家里照顾老人,生活过得清苦。
董江珍每天精心照顾婆婆和带小孩。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每2个小时给婆婆翻一次身,每天给婆婆喂饭、擦身、按摩。夏天特别热,为了让婆婆住得舒服,董江珍把有空调的房间让给婆婆睡,她和丈夫及女儿住在没有空调的房间。“由于照顾婆婆完全走不开,我只回过3次海南,其中一次是弟弟结婚。”董江珍说,娘家人都很心疼她,也非常支持她照顾家庭和瘫痪的婆婆。
邻居说:
她照顾婆婆,像专业的护士
10月15日下午4点,南国都市报记者电话联系董江珍时,她说正准备给婆婆做吃的。婆婆已经83岁,从2007年底瘫痪在床,至今已9年多,不管有多累,她从不抱怨,九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婆婆。
现在,婆婆病情越来越严重,几乎不会说话,只发出“啊啊哦哦”的声音表达想法。但婆婆的每一个动作,董江珍都能看出婆婆需要什么。
为了掌握婆婆的病情,董江珍买来医疗仪器,定期帮婆婆量血压、测心率;又买来理发工具,帮婆婆理发。她还浏览医学书籍,学习护理知识,还学会了按摩。她说:“人人都会变老,照顾老人是晚辈的义务。”
董江珍照顾瘫痪的婆婆,无怨无悔,当地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2014年她被评为宁波市江北区第二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还获评2014年度“最美宁波人”。2015年,她又获评第四届“浙江孝贤”,成为“久病床前的孝顺媳妇”。
邻居都说,董江珍就像24小时贴身护士,照顾婆婆无微不至。“这样的儿媳妇让人敬佩。”宁波市江北区北站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当年社区把董江珍的事迹推荐上来时,大家都深受感动,最终董江珍获评“浙江孝贤”。
为了方便董江珍照顾婆婆,又能有一份工作收入,3年前,当地政府部门为她安排了社区公益岗,也给她买了社保。平时,董江珍在社区的工作主要是服务社区居民,比如发放社区灭鼠药、张贴台风通知。如今社区的人都记住了她,并以她为榜样,孝老爱亲。
弟弟说:
珍姐学习好,却辍学打工帮家人
董江珍的娘家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保显农场,她在家排行第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董泽全说:“当年姐姐的学习成绩很好,从一年级到高一都是班长,那时她、还有三姐、我和弟弟都在上学。阿珍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就辍学打工,让我们上学。”
董江珍说,当时她在海口打工,工资低的时候,一个月只有200多元,她自己就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余下的寄给家里,供两个弟弟读书,弟弟很争气,两人都考上了大学,都是本科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