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星期五

财富积攒不易谨防诈骗 发展普惠金融安全第一

来源:新民网 编辑:颜学辉

主办: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梅州日报社协办:兴宁珠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梅州金融学会、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市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咨询电话:*******

●邓竞辉

笔者最近回乡下时,听到一些村民把一生打拼辛苦攒下的十多万元甚至上百万的家财,交给所谓的p2p公司来理财,结果血本无归。近年来一些金融诈骗不仅骗光了老百姓的钱财,甚至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尤其在农村,财富的积攒尤为不易,一次金融欺诈很可能摧毁一个家庭。

在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首先就是要解决好金融安全问题。金融服务不论是传统手段抑或现代手段,安全应放在第一位。要保证老百姓在金融交易中不会轻易被欺诈和产生损失,这就对我们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在重点人群中开展金融知识扫盲。目前手机支付、网银支付和银行卡使用都非常便利,但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应及时普及。当前老百姓的金融知识还普遍比较欠缺,我们应当以学生以及潜在使用金融服务的低中收入人群、老年人等为目标人群,针对性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帮助普通百姓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前段时间,我市大力开展“金融知识进课堂”活动,建议学校也需要开设有关课程,共同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

重点加强对山区农民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随着互联网及移动金融的广泛应用,金融已与每一家庭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针对广大山区交通不便、信息较闭塞的状况,提高广大山区农村居民的金融素质势在必行,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应采取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画等各种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加强征信知识宣传,提高山区农村居民的守约诚信意识;加强金融风险知识教育,增强山区农村居民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加强对现代金融电子设备使用及新业务知识的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农民对现代化设施和新业务的认知度及使用率;加强对基础金融知识的宣传,如反假知识、利率政策、支付结算方式等的宣传,逐步提高山区农村居民认识金融、参与金融的意识。

在全社会普及普惠金融知识,培育普惠金融文化。在现实条件下,不光要利用好新闻媒体和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做好群众的金融普及教育,也需要一些传统方式相结合、辅助,广泛开展面对面金融咨询服务,使百姓认识金融,利用金融,受惠于金融。前些年我市已经在全市2040个村委建立了金融服务站,我们应以此为依托,配备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及电子机具设备,建设成为集信贷融资、金融支付、金融宣传等一揽子农村金融服务,真正形成“普之于山区农村,惠之于农民百姓”的金融服务局面。

(作者单位:梅县客家村镇银行)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