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星期日

别让“禁涨期”沦为“备涨期”

来源:新民网 编辑:林峰峰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去年9月下发通知,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的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其间,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景区门票价格方案。但是,“新华视点”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全国超过10个省份的景区启动门票调价程序或已提出调价意向,“禁涨期”沦为多地景区的“备涨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去年下发《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的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期间,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景区门票价格方案。据不完全统计,湖北、吉林等至少10个省份的景区,自今年以来开启门票调价程序或已提出调价意向。一些景区今年上半年已走过流程,抢占先机。

调查发现,一些景区听证会存在新设“园中园”变相涨价、公示时间不足等行为。比如,景区内“大门票”套“小门票”,新设“园中园”有变相涨价之嫌;公示期大幅“缩水”;拟调涨幅度超上限……种种乱象,不一而论。

“禁涨令”期间究竟是否可以启动调价程序?业内专家认为,对于通知中“原则上”的理解,各地出现了差异。多地景区虽没正式上调价格,但在此期间启动门票调价程序并制定门票价格方案。对于这种打“擦边球”式涨价的行为,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和规范。去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依法查处了8起景区门票违规收费案件,这些景区因存在不执行政府定价、捆绑销售、自立收费项目或不执行门票优惠政策等原因受到查处,其中秦皇岛老龙头、湖南天门山等著名景点包含在内。

对通过违规设置、强制销售“园中园”门票、临时门票、不同景区联票等形式变相提高门票价格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应立即纠正,并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新华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