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七夕将至,牛郎织女即将鹊桥相会的日子近了。民间的牛郎织女是否也在为即将相会的日子做着准备?他们的相会,是否也隔着一条无形的天河?七夕前,大河报记者连续一周探访立交桥下、女工宿舍、建筑工地……
他们,承担了最为辛苦的工作,偌大的城市,却连一场相聚的机会都难给他们。今年七夕当天(8月9日),由大河报与拉维斯庄园共同发起的“七夕助爱农民工”活动,现召集10对农民工夫妇畅游郑东新区,到拉维斯庄园戏水、赏花,晚上还专门为农民工夫妇提供宾馆豪华房间,让农民工夫妇过一个难忘奢华的中国情人节。
只要你在郑州打工,只要你已婚(需提供结婚证明),并想在七夕这天与相爱的人团聚,请拨打大河报热线(0371-96211)或记者手机(13837160738)。
【探访】镜头1
立交桥下,一个集装箱房住着10个人,女工和衣而眠
8月1日晚,郑州市区难得一见的彩虹让住在农业路立交桥下的一群农民工光着膀子都跑了出来。
“真是彩虹啊,我在老家都好多年没见过了,漂亮。”来自新乡卫辉的60岁老汉刘永超一边指着彩虹赞不绝口,一边把铁碗往立交桥下桥墩边藏。
与刘永超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十多名老乡,其中有两名女工,现在他们是工友。白天,他们的工作是把基本竣工的农业路立交桥下面的沟填平,杂物清理走。
“我们过完年都来了,在农业路上,从中州大道一直干到经三路,住都是在立交桥下,有时搭个木板简易棚,有时住集装箱房。”刘永超说。
两名女工住的简易棚内,用几块木板搭起的棚子顶是趁的立交桥面,没有门,也没帘子,床板是与简易棚木板同样的黑色木板,枕头是两个布包,木板上铺着席子,两名女工和衣而卧,见记者拍照急忙用单子捂住脸:“别拍了,俺可不愿上报纸。”
记者问她们白天干啥活?丈夫有没有也在工地上?晚上住这儿安全不?“啥活都干,他们干啥俺们干啥,丈夫不和俺们在一块儿。安全,咋不安全?都是一个村儿的,谁还敢把俺咋着了。”两名女工说着笑着,就是不愿抬头面对记者的镜头。
简易棚旁边是两间紧挨着的集装箱房,来自许昌鄢陵的65岁农民工张坡正光着背坐在下铺看影碟,里面正播放着豫剧《断桥》的唱段:“恨上来骂法海不如禽兽……”
同宿舍的工友大都出去欣赏郑州难得一见的雨后彩虹。与张坡同居一室的,还有9名工友。他们10个来自同一个乡村,住在一间摆满五张上下铺铁架床的集装箱房内。
“热,咋不热,你想外面温度都三十多(摄氏)度,这铁皮房里可不更热?工头给我们安有大电扇,你看,风可大,就是吵,半夜老睡不着觉,玩手机。没在家得劲儿,我们在家夏天都是和老伴一起掂张凉席睡平房上,风一吹,那个爽啊。”张坡说,他有几个月没见过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