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千余名大河网网友汇聚在郑州黄河游览区的黄河岸边,以徒步的形式结束了大河论坛发起的“重走长征路”活动。张龙陈梦伊摄
□大河网记者 孙华峰 张龙 陈梦伊
10月22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千余名大河网网友汇聚在郑州黄河游览区的黄河岸边,以徒步的形式结束了大河论坛发起的“重走长征路”活动。大河网网友“正能量”说:“长征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永不过时!”
2016年8月17日,大河网大河论坛发起“大河网网友全民健身在路上,‘重走长征路’”活动,号召网友通过行走、跑步等形式,将运动公里数截图回复至招募帖,截图累计运动里程达到二万五千里即为完成一次“长征”。截至10月24日下午6时,主题帖阅读量达到1773万次,回复800多条,大河网网友顺利合作完成了“长征路”。
网聚观点
长征是一部壮丽史诗
大河网网友“老山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举世无双,红军的长征精神是举世齐颂,展示了工农红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精神。
大河网网友“贾家小花”: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正如毛主席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河网网友“正能量”: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80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永不过时,乐观的生活态度使我们向往美好!前方就是“诗和远方”!
大河网网友“英雄本色”: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革命家大都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了下来,成为我们心中的宝贵财富。抚今追昔,我们深深地理解和体会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点困难算什么,跌倒了,站起来,没有蹚不过的河,没有翻越不了的山,要学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气概。
伟大复兴需要长征精神
大河网网友“钱江平”:长征精神秉承了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品质,体现出革命者坚定的追求和信仰,坚忍的意志和品质,坚强的决心和信心。这种精神感召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畏艰险,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大河网网友“冰月飘雪”:长征虽已走远,但长征精神永存。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我们现在的时代仍然是最需要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以享受现在的安逸,但决不能在安逸中沉迷,现在的我们虽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仍然要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仍然需要在坎坷面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专家观点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取得长征胜利。长征精神是什么?坚定的信仰与意志,坚强的毅力与精神,勇于拼搏、不畏艰
难、不怕牺牲,是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10月24日,大河网记者采访了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英基,他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长征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反而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刘英基说,首先,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思想文化挑战,如何在多元化的经济利益与文化倾向下凝聚人心,更需要用长征精神凝聚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长征精神是鼓励我们正确面对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压力、社会诚信等重大社会经济的艰难险阻问题进行系统解决,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再次,长征精神也是每个社会个体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榜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个人在人生的征程中都面临着一系列艰难险阻,克服“富贵病”,经历了“雪山”“草地”后,才能
真正强大起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新常态的今天,长征精神对凝聚社会共识、增强社会活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推动人的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王运涛副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只有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不抛弃,九死未悔不放弃,虎穴狼窝不退缩,雪山草地不止步,遭受挫折不气馁,身处困境不迷茫,咬紧牙关走过了“眼前的苟且”,才能看到心中的“诗和远方”,才能迎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荣光,才能赢得“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才能换来“到得长城做好汉”的胜利。他说,当前,无论是各行各业不断涌现的“新长征突击手”,还是广大群众争相参与的“网上重走长征路”,无不充分表明长征精神这面旗帜将指引着我们前进,长征精神必将永放光芒。
请扫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