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葺一新的国棉三厂大门,大红的颜色显得格外气派
国棉三厂家属区里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老家属楼,从高空看几乎对称,十分美观
一块起皮掉色的老招牌,仿佛让人穿越回到几十年前
一道拱门,一栋老楼,时间仿佛在棉纺厂家属区里静止了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 唐朝金
采写:河南商报记者 唐朝金 王菁 吴智星
摄影: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
一条街,穿针引线,缝织时代的图景;一条街,龙飞凤舞,绘就郑州城市经济晴雨表。
在郑州,很少有一条路像棉纺路这样,承载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也很少有一条路像棉纺路一样,记录了几代人的回忆与哀伤。
在这条棉纺路上,曾经有过“妮儿妮儿,快点长,长大以后去纱厂”的幸福憧憬,亦经历过“要买布,棉纺路”的改革阵痛,以及正在经历的“棉纺路?棉房路!”的现实格局。
这条棉纺路,见证了五家国棉厂的荣辱兴衰,也见证了多少家庭的爱恨离别,更见证了整个城市的工业化历程。
一条棉纺路,镌刻着一个时代的长度。
今天,在四厂大门修葺之际,河南商报重磅推出《一条路一座城�老郑州之棉纺路》报道,带你重温棉纺路的幸福与荣光,带你见证这座城市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