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本报记者江辉
近年来,市建委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城乡建设工作大局,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以建立“常态化监督、零容忍问责”新机制为抓手,积极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市建委始终把廉政文化教育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市建委通过制作宣传栏、设立拒收“红包”警示提醒牌、公布“红包”问题监督举报电话及举报邮箱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监督,让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底线”意识。
为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市建委着力开展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廉政党课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学习相关廉洁自律准则,着力提升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在春节、元旦等重要时间节点,市建委通过制定下发执行廉洁自律相关规定以及发送廉政短信,提醒党员干部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守纪律廉洁过节,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坚持重点防控与日常监督并重
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市建委进一步强化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新企业资质申报”以及“建筑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实名制管理”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另一方面,拟编定《关于实行工程建设行为全程留痕制度的规定》,从制度上严格把关,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诉求,通过召开专题协调会、部门去函、及时反馈等方法逐步解决消化,督促落实解决。
此外,市建委还十分注重日常监督检查,注重“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注重早教育、早预防、早警示,发现违纪苗头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及时处理,真正让纪律和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对收受“红包”行为实行零容忍,一经查实,不论数额多少,有职务的一律先免职,没有职务的一律先待岗,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姑息。
创新监督机制促作风持续好转
“服务态度很好,也很人性化,现在我们从材料递交、到最后办结只要半天时间。”在谈到市建委干部工作作风时,一名来行政审批处窗口办理建筑资质升级的企业人员说道。
近年来,市建委狠抓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红包”问题专项整治、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等活动,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市建委还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宣传走访工作,倾听民声民意,多角度了解、收集企业和服务对象对市建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服务对象)203家,征集意见建议83条。针对企业和服务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市建委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治措施、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有力推动了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