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没想到我们通过平台反映这一问题一周后,财政局就通知我和另外两家公司去领取奖金”,公司负责人张贺鹏说。涡阳县东星农业有限公司是2014年获得著名商标称号的公司之一,按照有关规定可获得5万元的奖励,但不知道该找谁办理。在“政企直通车”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关注了“政企直通车”微信服务平台,奖金很快就拿到了。
张先生所说的平台,就是亳州市今年继成功创建网上办事大厅之后又推出的“政企直通车”微信服务平台,该平台着力畅通为企服务渠道,解决“企业办事难”问题,打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服务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问题,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对政府的诉求、建议,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和解决。为更好、更快捷的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亳州市科学研判、系统谋划,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由市政府牵头,依据“穷尽所能,倾尽全力,依法依规”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搭建“政企直通车”微信服务平台,当前主要建设了由市经信委牵头负责的“政企直通车·规上工业”、由市招商局牵头负责的“政企直通车·项目前期”、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的“政企直通车·在建项目”、由市工商联牵头负责的“政企直通车·规下限下工商业”和由市商务局牵头负责的“政企直通车·限上商业”等5个子平台。同时,每个子平台都明确了一位分管市领导、一个专门科室和一名具办人员具体负责“政企直通车”各项工作。
亳州市政企直通车在功能上,实现了管用、好用、有用;在范围上,覆盖了全市的项目和工商业;在业务办理上,能实现全程监控。平台以微信订阅号为载体,集“问题上报、问题查询、办理结果、交流论坛”于一体,企业只需关注指定的微信订阅号,就能够在手机上实现以上功能。问题上报,操作简便易行,只需在问题上报栏填写标题、问题描述、上报企业名称、属地、上报人姓名和电话,点击上报即可;问题查询,企业只需输入上报人手机号或者姓名即可查阅问题办理进度;办理结果,可以查看已公示的问题办理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评价;交流论坛,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互动交流。
工作人员在接到企业上报的问题后,会第一时间审核并明确问题办理单位,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问题审核、转办工作。承办单位在接到“政企直通车”转办的问题时,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和企业联系核实问题,确认任务后就会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直到问题办结后销号,完成整个服务过程。
为推动平台高效运转,亳州市实行分管市领导两个月一调度和牵头单位一个月一调度制度,分析总结平台运行管理、问题上报、转交、办理等情况,研究安排部署工作;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对企业或项目单位上报的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问题进行部门会商调度,整合资源,集中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加强考核奖惩,将“政企直通车”问题办理情况纳入效能考核内容。
自今年1月12日平台正式运行以来,截至9月底,“政企直通车”微信服务平台关注总人数达5750人,其中规上工业、在建项目、限上商业3个子平台实现企业关注全覆盖,关注人数分别达2253人、442人、1577人,项目前期、规下工商业2个子平台关注率也超过95%,关注人数分别达208人、1270人;平台累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145件,除属于企业自身经营问题36件未予转办外,其余1109件全部转办,办结1020件,办结率达92%,企业满意度达95%以上。
“政企直通车”微信服务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解决了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反映遇到的问题困难,使政府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所需所求,使职能部门能够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打造了一个“网上家园”,实现了政企沟通“零距离”。(潘书培 通讯员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