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在今年组织的江苏省文明单位评选活动中,江苏省淮安市人社系统有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市公务员培训中心、盱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家单位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劳动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目前全市人社系统已有6家单位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了力量。
荣誉的取得凝结了背后的汗水,绽开的“新花”劳碌了辛勤的“园丁”。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人社部门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社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深化文明单位创建理念、延伸创建内容、创新创建举措、强化基础保障,努力让文明之花开遍人社部门的每个角落。
强化制度建设 加强依法行政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人社部门以“服务人才、保障民生”为己任,着力打造“活力、魅力、快乐、创新”型团队。在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完善文明创建工作网络和制度体系,做到工作组织、制度、活动、经费“四落实”。出台了《淮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十项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十四条规定》等制度,畅通各项渠道及时高效回复群众诉求。在加强依法行政上,人社部门连年举行走进企业、社区、农村等“五走进”人社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并建立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按照“双维护两服务”的原则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累计为各类劳动者追讨工资近2亿元。
淮安市社保中心始终把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社保干部素质能力,作为文明创建上层次、见实效的关键来抓,大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夯实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理论基础;淮安市医保中心把精神文明创建与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等活动相结合,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树立人社医保部门良好形象。
树立文明新风 弘扬诚信理念
在树立文明新风上,淮安市人社部门采取集体和个人互动的方式,相继了开展了系列活动寓教于学,连续14年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帮扶“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活动。建立了“萤火虫”、“巾帼服务队”等数支志愿者队伍。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3年来举办专题论坛8次、组织收看教育片60余场。连续五年为挂钩帮扶村提供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总计近百万元人民币。活动的开展让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树弘扬诚信理念上,大力开展“创诚信机关、做诚信干部”、评选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等活动,教育干部职工明礼守信,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诚信正义风气。
淮安市公务员培训中心积极以改革破题,通过“市县联动联合办学”、“送教上门”以及“党课直通车”等方式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培训模式,打破基层公务员培训的瓶颈制约,实现了培训效益的最大化和培训资源全覆盖,打通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公共服务 推进民生保障
为强化公共服务,推进民生保障在上新台阶,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人社部门积极实施就业创业信息化便民服务工程,完善“15分钟就业创业服务圈”,研发了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通讯网、广电网”三网互动的信息系统并在全市1000余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将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同步应用在手机、电视、自助终端和客户端等六大平台,打造了“24小时不关门的人力资源市场”。创新研发智慧人社”系统,全天候在线提供政策咨询、在线求职、培训申请、社保查询等多项服务的“百度式”查询和经办指导。在全市各县区遍设1000余个城乡居民综合便民服务点,实现了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查询、领取的“四个不出村”。在全国率先实施特困群体“助保工程”,解决了一大批特困人群续缴养老保险费的困难。积极推进社保费“五险合一、四方联网”征缴和“五险并审”工作,探索实施“总额控制下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创造性的解决了“医患保”三方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三方和谐共赢,有力了推进了民生保障工作的改善。
淮安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平时注重创新工作,优质服务,人社部两次下文明确由中心负责《社会保险术语养老保险部分》国标制订及《社会保险登记(审核)服务规范》的国家标准预研工作,这在我市历史上尚属首次,实现国标制订零的突破。
汗水结硕果,文明绽新花。今后,江苏省淮安市人社部门将不断创新服务措施,改进服务质量,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力为民办实事,推进服务惠民生,以“急不得、慢不得、等不得”的务实态度,全力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周正东 通讯员 陈礼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