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星期日

做一名“小”记者 我骄傲

来源:新民网 编辑:张坷

□记者张燕青

我希望我的稿子能够带给人们新鲜的信息。饿了能联系到靠谱的外卖,累了能找到轻松好玩儿的地方,在无聊的生活中能找到调味的佐料,并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

每逢家庭聚会,亲戚们见了我都会调侃说:“看,我们家的大记者来了。”

其实我知道,参加工作5年,我依然是个“小”记者。

“小”不仅指个头上,更体现在我跑的线儿上。

作为一名财经小记者" target="_blank" class="keywordsSearch">小记者,包头承办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时,我在友谊菜市场走访葱姜蒜的价格;北梁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时,我在牛棚猪圈里调查猪牛羊价格周期。

没机会参加这些重大新闻报道,作为记者我是遗憾的;有更多的机会去田间地头、市井人家,把经济冷暖的信息以最小的角度传递出去,作为经济记者我是称职的。

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批发市场、菜摊儿、肉铺、超市,关注日常生活中最基础也是和民生关系最密切的财经资讯,分析长短期的市场行情,解读价格背后的供应链关系,这是工作,更是挑战。

挑战首先来源于对生活常识了解的空白。

记得刚开始去友谊蔬菜市场跑菜价的时候,问到土豆价格是1.8元,马上记本子上,旁边的阿姨好心说,看你是年轻人不常买菜,问你要的贵呢。后来,我就蹲在菜摊边上看人家问。果然,一般给中年人的价格是1.3-1.5元,遇到老人就直接变成1.2元或者1元。

当时觉得真是无奸不商,后来写稿子时才有步步惊心的感觉。万一按照我问到的价格写在报纸上,那卖的便宜的商家可能以为这是均价而涨价,买的便宜的市民会认为自己捡了便宜而多囤,往小了说这是坑了普通消费者,往大了说这是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菜价,折射的却是整个社会经济形态,不敢有丝毫马虎。于是,第二天我果断又跑了几个超市,发现超市的价格也有门道。有的超市蔬菜常年做促销,不标特价,但价格偏低很多,不能作为价格参考。超市价格一目了然,童叟无欺,但价格差别也很大,需要多跑几个地方才能心中有数。

当然,作为年轻人我也不会只关注土豆大葱,团购、外卖、体验式消费、微商、app,各种新鲜好玩儿的事物也会引发我的关注。首先自己进行体验,然后从经济角度进行思考,它会对哪些行业产生冲击,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最后文字化成稿子介绍给读者,一起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和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记者是个永远在路上的职业。对于财经记者来说尤其是。因为没有会议通知,没有民生热线,只有自己出去寻找选题线索。

扫街时遇到商家做活动,我会赶紧和网上购物平台作比较,给普通消费者更多线上线下的选择;吃饭时遇到饭店出新品,我会狠掏腰包进行尝鲜,然后去同类型的餐馆进行比价。

真心没收广告费。我希望我的稿子能够带给人们新鲜的信息。饿了能联系到靠谱的外卖,累了能找到轻松好玩儿的地方,在无聊的生活中能找到调味的佐料,并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

我希望我的稿子能够带给人们有用的信息。看到涨价别急于囤货,看到降价别急于抛售。学会从身边的物价涨跌看宏观经济气象,把日子过好,做一个心中有谱的有心人。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