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立足实际、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全县各项民生工程实施进展顺利,截至9月底,已到位资金22.78亿元,占投入计划26.61亿元的85.6%,已有8项民生工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完成改造1379户,完成率10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9393万元,完成新建水厂5处、改扩建4处、管网延伸2处,完工率100%,涉及8个乡镇,解决了19741人的贫困人口饮水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项目对96名计生特扶对象发放补助资金46.08万元。“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小泵站更新改造完工2228千瓦,完工率100%;小水闸完工21座,完工率100%;塘坝完工151面,完工率100%;河沟清淤完工159条,完工率109.7%;机电井新建修复完工1497眼,完工率100%;未级渠系完工4.2万亩,完工率105%。“就业扶持工程”项目中,开发公益性岗位422个,完成率121%;开发见习岗位60个,完成率100%。“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项目中,拨付义保资金13967.6万元,完成率为105.5%,其中,拨付2092.83万元国家免费教科书,实现176609人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拨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265万元,实现11000人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校舍维修改造29659平方米,完成率129.95%。“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开工4754套(户),完成率107.6%;基本建成2332套,完工率100%。“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项目,其中送戏进万村,完成演出398场,占任务数328场的121.3%;体育活动累计完成2086场,完成率为106%;电影放映累计完成3936场,完成率100.6%;农家书屋图书更新1184册,完成率100%。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完成宽带接入328个村,拨付资金66万元,完成率100%。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责任。一是强化领导职责,实行分管县长负责制;二是强化部门职责,实行建设类民生工程主管部门班子成员包片负责制。三是强化工作任务,出台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及细则,对民生工程实施内容、目标、时限逐一进行明确,对建设类项目实行“一对一”包保。
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氛围。一是举办民生工程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展示图版、文艺汇演、发放材料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接受咨询近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成立民生工程宣传演出团,创作编排阜南地方“嗨子戏”、快板书、琴书、小品等节目73个,开展送戏下乡322场次。二是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辟宣传民生工程《民生前沿》专栏,采访民生工程受益对象,通报已建或在建民生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好的经验做法。三是深入开展民生工程政策“进村组、进课堂、进企业”活动。印制《2016年阜南县民生工程内容简介》20万份、《阜南县民生工程政策明白卡》10万份,精心编印了《民生工程大家唱》宣传手册2万份,创办《阜南民生》报印刷6万余份,手提袋2万个,并在全县范围内免费发放。
及时调度考核,稳妥推进。建立民生工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民生工程调度会,总结经验、分析解决问题;建立县、乡、村三级民生工程联络员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出台《乡镇和县直民生工程考核办法》,对各乡镇和县直民生工程主管部门,实行“一月一打分,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站队,年终一总评”的管理办法。
加强项目监管,提升效益。一是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受益、谁管养”的原则,明确建设类项目管护责任主体。二是结合实际,出台建设类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制度,细化和完善民生工程后续管养体系。三是创新管养方式方法,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今年,我县出台了《阜南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政发【2016】17号),全面深化小农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四是强化资金管理,强化保障。县财政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县级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建立民生工程资金拨付“快速通道”,对已经审核认定的补助类项目,县财政不等不靠,在上级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先行垫付。
强化督促检查,务求实效。一是成立由县人大、政协、纪委和县委督查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四个督查组,定期开展督促检查。二是县委督查组和“两办”督查室、监察局、民生工程主管部门采取季度点评、定期调度、情况反映等方式开展综合督查。三是县民生办每半月通报一次工程进度,每月公布一次督查结果,对好的单位提出表扬,差的单位通报批评,确保民生工程实施的效果。(潘书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