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星期一

“五个细化”唱响平安新嘉“好声音”

来源:新民网 编辑:张坷

■撰稿高昱雯徐欣蒋徐平

如果说平安建设是一首乐曲,那么街道、社区、网格就是里面一个个最基础的音符,只有这些“基础音符”协调起来,才能最终奏出动人的音乐,社会才能更和谐,百姓生活才会更美好。

今年,新嘉街道从细节处落手,通过细化宣传、细化治理、细化防控、细化互助、细化激励这“五个细化”,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平安建设行动中来,提升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积小安为大安,进一步夯实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

细化宣传:

让“平安”一词深入人心

“平安创建看这里,社区和谐又稳定,真叫行……”近日,在新嘉街道部分社区举行的大联欢舞台上,居民们自编自演的关于平安建设的三句半、小品等节目精彩上演,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了平安宣传力度,让“平安”一词深入民心。

而像这样细微之处宣传平安建设的方式,在新嘉街道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据悉,新嘉街道设立了平安宣传日,每月在辖区内开展平安建设的宣传活动,今年1至10月,已举办了35场相关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还特别邀请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以实际案例分析当前安全形式,提醒居民注意防范。

此外,新嘉街道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组建了平安宣传的微信群,成为大家创建平安社区经验交流的平台,也是实时发布安全常识的“主阵地”。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通过微信群发放的平安微信多达9万余条。

细化治理:

化解“小矛盾”筑牢“大平安”

化解小矛盾,累积“大平安”。在此方面,新嘉街道立足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利用地熟、人熟、消息通,织密矛盾排查化解网,了解身边事、化解身边事,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陈惠琪是清河社区的“老娘舅”,也是社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陈惠琪对这里的情况都很熟悉,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谁和谁有小矛盾了,大伙也习惯找他当“中间人”。

“由熟悉的身边人来做‘和事老’,往往能很快找准小矛盾的症结所在,把这些小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新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身边“老娘舅”在11个社区里都有配备,为构建平安社区“添油加码”。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下半年起,新嘉街道开始全面普及“社区公约”,各社区按照一定内容和程序要求,在积极依托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作用、严把法律关的同时,要求积极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围绕当前基层治理的难点,实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据介绍,“社区公约”包含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公共秩序、美丽家园、平安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在调解居民矛盾时,除了法律法规,还有“社区公约”可以遵循,有利于形成更和谐的社区氛围。

细化防控:

集合多方力量让居民倍感安全

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头戴小红帽、手臂戴着红袖章的“红马甲”便会在专职巡防人员的带领下,穿梭在新嘉街道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他们的出现,让群众的安全感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据悉,一直以来,新嘉街道积极整合多方力量,做实专职、壮大兼职、动员志愿者,不断壮大平安建设的人员队伍。目前,在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专兼职保卫人员配备率达100%,不定期对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安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社会招募,集合了1700多名党员干部和热心居民,建立起平安志愿者队伍;依托街道划分的72个网格,由网格长带头,成立平安巡逻的兼职网格员队伍。

细化互助:

互帮互助促进社区和谐

细化互助就是希望通过邻里间点滴力量的互帮互助,温暖老弱病残的家庭,用微小的力量促进社区大和谐。

对于西马桥小区里的居民来说,家里水管、水龙头坏了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叫来免费维修工,这得益于小区里成立了“节水设施维修队”。“队员都是小区里的热心人,多少懂一些水电方面的知识。”60多岁的维修队队长姜震栋介绍,“组建维修队一是可以帮小区居民免费更换节水水龙头、抢修水管漏水等情况;二是可以走访入户‘贴身’宣传节水理念,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

12下一页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