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坡老先生的弟子闲时请教他
戴洪坡老先生喜欢20年前的这张老照片
中国网讯 “来到蓝桥前,用目视下冠,一旁垂杨柳、一旁润花全……”10月29日,笔者冒雨顺着略有沙哑的嗓音,寻觅到家住阜南县鹿城镇居民戴洪坡家中,今年77岁的戴老先生满头银发,他做红白喜事司仪(皖北俗称“支客”)已经40多年了,经他手操办的约2000多场红白喜事。
戴洪坡老先生闲时抽根烟也是闲逸享受
戴洪坡老先生平时爱好养鸟
“红白喜事习俗礼仪是每个人都经历的,这些礼仪习俗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戴老先生认为,红白喜事礼仪习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起传统的民俗婚礼场面,戴老先生点了根烟,娓娓道来,把时空拉回到好似儿时看到的结婚场景:过去没有轿车,新娘出嫁都是坐大花轿,新娘在上轿前必须得给父母扣头,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之后新娘由两名人搀扶着面对父母离开,至到门口后方能转过身走。
戴洪坡老先生和弟子探讨遇到的问题
戴洪坡老先生说到高兴时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微笑
“用红绸缎方巾遮盖于新娘的脸上。”老先生称这是盖头。在新娘来到新郎官家门口下轿时,要走用芦苇席铺的路,这时,支客就高声喊“来到蓝桥前,用目视下冠,一旁垂杨柳、一旁润花全,天地间摆到院子正中间,一对新人走到喜堂前……” “喜堂上铺着红布,上面摆放有个斗,斗里面装满五色杂粮。”回想起那时的婚礼场面,老先生好似历历在目,斗里面放着一面镜子和一杆秤。“一面镜子是一对新人照照各自的毛病,一杆秤是双方称称自己的心,两个人要好好过日子。”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戴老先生回忆道,在支客响亮的喊声中,婚礼进行完毕,新人步入洞房。当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女左男右坐在新床上,新郎的亲人也要拿谷、豆、果子等物撒一遍,这种习俗称为“撒帐”。古人认为谷豆一可以避邪,二是寓意如这些植物种子一样,预祝新娘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戴洪坡老先生虽然年龄大了左邻右舍打电话还得去
“现在的年青人也应该知晓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忠孝礼节。”戴老先生说,现在的年青人结婚办事讲究西方式,中式的传统婚礼基本上见不到了。“真希望还能看到这些传统的东西!”(潘书培 通讯员 吕乃明 张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