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星期一

2515个“网格”让沈阳安全监管无盲区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张坷

10月17日傍晚,正在沈阳市大南街道办事处红巾社区巡查的退休老人呼泽范,忽然发现位于3楼的一户居民家窗户冒烟。他立刻打电话报告社区书记。几分钟后,社区书记和消防队同时赶到,因住户家中无人,立刻组织人爬梯破窗进入,发现炉台上的饭锅已经烧糊,马上关闭燃气阀门,避免了一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红巾社区,像呼泽范这样的退休老人一共有100多位,全部是安全生产志愿者。他们分成十几个小组,臂戴“义务巡查员”红袖章,按照分配好的区域,认真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小区的安全隐患。

义务巡查员是沈阳市安监局四化建设——“制度化、标准化、网格化、信息化”中网格化的创新之举。

从2013年开始,沈阳市安监局在沈阳编织了一张安全生产大网,十区三县(市)是这张大网的13个大网眼,210个街道、乡镇是大网眼的加密——中网眼,2292个社区、行政村屯是中网眼的再加密——小网眼,网格总数是2515个。

2515个网格意味着什么呢?比如沈阳市内五区,一个街道平均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这2平方公里就是这张网上一个中网格,按照市安监局的设计,这个中网格配有2名至4名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而市内一个社区,有3000户左右居民,是中网格上的一个小网格,配备1名安全生产协管员,协助社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沈阳市以备案登记表和明白卡的形式明确了全市2515个网格责任人、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和监管对象,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分类分级工作,实现动态差异化管理,实现日常安全监管有机制、有队伍,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据沈阳市安监局人士介绍,在社区这个小网格里,社区居委会结合各自实际,将管理区域再划分若干网格责任区,每个责任区为200平方米左右,每个网格责任区由一名社区干部担任责任人,与社区内的协管员、志愿者、老党员、居民楼长、单元组长和社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共同管理责任区内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形成覆盖企业、小区、院落、楼道的安全排查网络,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

各县(市)区安监管理部门通过派驻执法人员,定期到责任街道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集中解决难点问题和整治各类隐患,确保了重点地区不发生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10月15日至18日,国务院安委会第二巡查组在沈阳市进行安全生产巡查,沈阳市安监局在“制度化、标准化、网格化、信息化”四化建设中,通过织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做法得到了巡查组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