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灵洁
在一场小雨之后,昨天迎来了晴日。记者走进乌镇,只见姚太线、环河路等交通路段沿途的灯柱上、商铺前都被各色的小花装点着,窗台前也都垂挂着绿植,粉墙、黛瓦、木扉,好一派极富生气的江南风光,游人们悠闲地走在景区老街上,而乌镇当地的居民却一直走在迎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路上……
镜头一:
“管”好小家迎接大会
“你好,南大街上有一盏路灯不亮了,请尽快安排修理。”乌镇南宫社区的居民童友生是该社区“乌镇管家”信息员队伍中的一员,社区居委会接到童友生的电话后,立即联系了当地的路灯管理公司进行维修。
路灯不亮了、窨井盖损坏了、垃圾没有清理干净……“乌镇管家”们每天穿行于自己所在的辖区,实地查看、掌握居住地附近的重点人、重点物、重点事,做到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反映问题。
“‘乌镇管家’真的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小姚是海盐公安局分派来乌镇增援的民警,谈起“乌镇管家”,小姚的言语里满是感激。“我们刚来乌镇,对乌镇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认路、入户走访、信息登记都是依靠‘乌镇管家’一户户帮忙带起来的,他们确实帮助我们减轻了不少工作量,方便了我们尽快熟悉自己的辖区。”
现在乌镇的居民都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是不是“乌镇管家”的信息员,他们都会通过“乌镇民情”微信公众平台、“乌镇管家”热线等渠道来反映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小问题,居民们俨然都成为乌镇的小“管家”,为峰会的顺利召开贡献自己的力量。
镜头二:
三年坚持不改初心
环河路是毗邻乌镇西栅景区的一条餐饮街,西栅主题酒店就位于景区的二号入口旁。昨天虽然没有过暖的阳光,但一进门却能感受到店内的敞亮。
老板娘詹玉芬是乌镇本地的居民,酒店也是自己的家。“我在这开店已经三年多了,所以我也算是个即将见证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人了。”每每说起这个,詹玉芬都十分自豪。
每天,詹玉芬都会细心浇灌门外的花草、擦拭客房的门窗。“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在自己家门口召开的盛会,作为乌镇的普通居民,或许我们不能为峰会做什么大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詹玉芬告诉记者,“三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卫生第一、服务至上,时刻保持店内的干净、整洁,我们也积极配合巡防人员的工作,排除店里的安全隐患,让前来乌镇参观的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在乌镇,像童友生、詹玉芬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很多,从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始,他们就一直在为乌镇形象的进一步提升贡献自己力量。穿行于乌镇的大街小巷,放眼之处皆是整洁的街道和热情的笑容。欢聚千年古镇,喜迎八方来客,乌镇,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