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慧
一个隐藏在山区鲜为人知的偏远乡镇,如今成了海南自驾游的热门景区。会山镇,深挖当地的苗族文化特色,走出了一条区别于其他风情小镇的特色发展之路。
这样的发展之路适不适合?当记者深入到会山镇的乡村,看到当地村民们脸上开心的笑容,看到村子里逐渐增多的新房,看到一到周末就座无虚席的农家乐,答案自在心中浮现。
有些乡村的贫困,其实是人们观念上的贫困。他们看不到村庄所依靠的青山绿水,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懂得如何把资源转化为财富。
会山镇的村民,已经意识到家乡的青山绿水,实际上也是金山银山。他们开始创办农家乐、民宿,他们开始向下一代普及学习苗绣、竹编等传统手工艺,他们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开始唱山歌、跳苗族舞蹈。旅游开发,给会山镇的苗族同胞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对家乡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会山镇,正在探索出一条把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这样的旅游发展之路,搭建起村民与外界互通交流的桥梁,游客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先进、科学的发展观念。而摆脱落后观念,才是一个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