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星期二

“跪地取钱” 且慢点赞

来源:新民网 编辑:张坷

本期关注

大学生小张在西安雁翔路附近一家银行看到的一幕让他动容:一农民工在进入银行前,脱掉鞋子,然后跪着去atm机前进行操作。农民工说,他的鞋太脏了,会弄脏地面,不想给保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保安对农民工说:“没事没事,你进去,一会儿我再拖一次。”农民工说:“我鞋上全是泥,没事,我一下就出来了!”然后就脱下了鞋。

网络问答上曾经盛传着一个不是段子的段子:有农村小孩问,第一次去麦当劳吃饭,很紧张,不知道应该穿什么衣服、带多少钱、注意什么礼节?提问引来看客们一轮轮的取笑。但事实上,还真别笑,大城市里的孩子早就习惯了在麦当劳进进出出打打闹闹,然而对于一些农村孩子来说,或许整个童年都没去过麦当劳,心中将这种地方看成圣地一般,这样的疑问真的是发自肺腑的。

一个人跑去银行取钱,然后跪着去atm机,与提问的农村小孩何其类似!在为这位农民工兄弟的朴实善良叫好之余,也为其心酸。这固然是一个人的文明,却不仅不能称之社会的文明,反倒是社会文明的不足。

一方面,隐藏于段子后面的,是一种真切的现实问题。农村小孩对麦当劳的天真提问,暴露出了城乡二元格局、贫富差距下真切的农村生活,而农民工脏衣脏鞋不得不“跪地取钱”的朴实行为,或许恰恰暴露了农民工的福利问题和权益问题。他们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但他们在城里的居住条件好吗?个人的生活空间舒适卫生吗?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何、工资待遇怎样、工作时间长不长?从取钱时服装的“面貌”,或许我们就能略窥一二。如若是现实导致了农民工拮据困顿、与现代生活相脱节,其“跪地取钱”应该引发的就是社会反思,而非对其个人行为的赞美。

另一方面,从精神意识的层面而言,这也涉及到源于现实而产生的刻板印象。一个城里人“跪地取钱”恐怕会引来看客们的哄堂大笑,为何换了农民工人们就不觉异样,反倒引来了一阵阵感动?相同的例子,还有农民工兄弟在公交车、地铁列车上因为怕弄脏了车辆而选择席地而坐,结果被人叫好的。这是许多人不自觉戴上的一副“有色眼镜”,更加可悲的是,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农民工的一种自我定位。在一些人的“词典”里,“农民工”意味着脏乱差、举止野蛮、语言粗鲁,尽管共处于一个城市里,然而“农民工”与“市民”的称谓、形象乃至生活空间都是泾渭分明的,如果农民工将自己排斥于城市公共服务之外,甚至会博得“懂规矩”的掌声。恕笔者直言,这就是一种身份歧视。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自觉”抱着低人一等的心态,处处小心退让,某种程度上竟被视为一种“本分”。

无论是“跪地取钱”新闻背后的现实症结,还是精神层面上不自觉“有色眼镜”,事实上都是社会不公平而导致的扭曲,真正的文明,需要的是向这种“不文明”开刀。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