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星期三

我国着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晶晶

“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

半年来,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所指引的社会治理之路上努力前行,“充满活力、安定和谐”这八个字正逐步变为现实。

  政府部门:以人为本 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2016年3月,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的小院里,50岁的郭秀英被年迈的父母紧紧地搂在怀里。

患有癫痫痴呆病状的郭秀英两年前走失,一直是救助站里的“无名氏”,不久前,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与公安部门合作,对站内滞留人员展开免费DNA数据采集工作和寻亲登记,郭秀英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

为了帮助更多“郭秀英”顺利返家,我国政府充分运用DNA比对、上线全国救助寻亲网等新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仅2016年上半年,1570名受助人员返回了家庭。“我们还将探索引进人脸比对等生物识别技术,提高救助寻亲效率。”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说。

寻亲工作取得的进展只是近年来我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一个小小注脚。按照“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和标本兼治”的思路,我国从民生角度出发,开展了一系列行动:

首次从国家层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1000万困难残疾人和1000万重度残疾人将受惠于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对相关情况进行动态更新……

一项项具体务实的改革举措,都充分体现着以民为本的基本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总结说,社会治理就是要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好日子就是衣食丰足、幸福平安、和谐有序。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 联结百姓生活

参加心理讲座、文化沙龙,走进梅兰芳大剧院、老舍故居,到临终关怀医院慰问演出……北京西城区生命阳光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残障人士们不仅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还能将自己的爱心回馈给社会。

北京西城区生命阳光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是一家为弱势群体提供心理健康及精神关怀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如今,在教育、卫生、养老、环保、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类似的社会组织正日趋活跃。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晓红表示,作为协助政府加强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社会组织更好参与社会服务,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446个,投入资金1.95亿元,全国大部分省份也都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或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上海出台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基金会建设指引等政策,加快构建社会组织服务支持体系;浙江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和购买服务,完善公益创投机制。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