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蔡祖国 记者傅江平)近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5年广东省专利奖单位和个人的通报》中获悉,深圳市在第17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4项中国专利金奖(占全国1/5,仅次于北京的5项)、44项专利优秀奖、外观设计奖6项。深圳获奖项目均来自企业,是全国企业获此奖项数量最多的城市。同期公布的2015年广东省专利奖获奖名单显示,深圳共获得广东专利金奖5项、广东专利优秀奖9项、广东发明人奖2项。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开展评选,是我国专利领域最高政府奖项,旨在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目前一年评选一次。
广东专利奖2003年设立,2014年《广东省专利奖励办法》颁布实施,将该奖项从部门奖提升到省政府奖,设广东专利金奖、广东专利优秀奖和广东发明人奖,评选表彰周期与中国专利奖一致。
有专家认为,专利奖已经成为加强引导创新、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重要支撑,是深圳市自主创新战略的发动机。专利奖对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增强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和结构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就经济效益而言,以2015年深圳市专利奖为例:2015年度该市专利奖申报的78项专利,共计实现销售额1726.84亿元,实现利润226.67亿元;其中拟报奖和候补报奖的28项专利,共计实现销售额1015.73亿元,实现利润150.75亿元,平均每项实现销售额36.28亿元、实现利润5.38亿元。其中,拟奖和候补的28项专利项目中,销售额超亿元的有24项,利润额超亿元的有11项。深圳专利奖申报项目成果转化率达到了100%,专利技术的高转化率,为深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产生的最直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就社会效益来说,专利奖的评审、颁奖、奖励等情况,使得企业专利意识不断提升,专利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获奖企业在知识产权配置方面都拥有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工作体系,拥有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积极提交专利申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获得专利奖的专利代表了行业的先进技术,在行业内技术优势明显,对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