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东)近日,四川省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表示,当地特色农产品新民场生菜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该县已经拥有郫县豆瓣、唐元韭黄、蜀绣3个地理标志品牌,在成都各(区)市县中排名前列。
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地带,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种植和供应基地。近年来,郫县县委、县政府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将地标产品保护作为一项富民惠民工程来抓,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地标产品保护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坚持走高端品种、高端品质、高端品牌“三位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3年1月,郫县被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国内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作为当地蔬菜产业的龙头产品之一,新民场生菜在郫县种植历史悠久,相传清末年间郫县便有生菜种植,至民国时期种植面积逐步加大,1985年正式命名为“新民场生菜”并广泛进行种植和销售。由于其生育期短,一年可种5~6茬,成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新民场生菜核心生产区位于新民场镇,此地空气清新、地势平坦、水质优良、土壤肥沃,属于成都市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被称为“天府水源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确保了新民场生菜的特色和品质。据介绍,新民场生菜叶片肥厚、色泽翠润、清脆爽口,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为了推动新民场生菜产业转型升级,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着手制定新民场生菜种植技术规范,大力推动新民场生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该产业逐步迈上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新民场生菜年产量65000余吨,年产值2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川内,还远销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同时登陆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预定销售。2015年,新民场生菜成为成都市首批供澳蔬菜的6个品种之一,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坚持“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使地标产品保护工作真正成为惠农工程、惠民事业,成为推进精准扶贫和富民强省的金钥匙、金名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