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的罕见强降雨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情告急,除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外,也淹死、冲走大量畜禽。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些死亡畜禽去哪了?如何处理的?会否“上餐桌”?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采访调查。
一部分仍泡在水中,一部分被冲走“下落不明”
记者在洪灾重点地区采访发现,目前部分畜禽仍浸泡水中。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万兴圩,怀宁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朱淑清说,此次该县受灾养殖场(户)230余个,死亡或被大水冲走家禽超15.7万只,猪死亡1.7万余头。
当前,除了仍浸泡水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畜禽被水冲走不知所踪。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凰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张道卉告诉记者,在今年的一次洪峰中,当地有6家养殖场、3家养鸡场被淹,其中有6头牛、100多头猪被洪水冲走,至今“下落不明”。
无害化处理有明文规定,实际“丢的丢、埋的埋”
记者调查发现,受灾各地均高度重视死亡畜禽的处理工作,对打捞、搜救出来的死亡畜禽的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尽管相关部门和大部分养殖户都表示,对死亡畜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记者调查发现也存在未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的情况。
“洪水来得太猛,我家约有2000只鸭子被淹死了。”安庆市一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说,当时由于忙不过来,这些鸭子最后丢的丢、埋的埋,还有的装袋丢到垃圾车上,送去焚烧发电用了。
既要保“餐桌安全”,也要帮养殖户减损复产
相比乱丢乱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水灾死亡畜禽“上餐桌”。
为此,安徽、江西等地都下发了紧急通知,针对死亡畜禽可能流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 消费 环节的情况,要求各级食药监部门立即行动、开展全面排查,严防死亡畜禽流入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受访人士表示,在灾后,除要管控好死亡畜禽外,有关部门还需帮助养殖户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尽快发放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拓宽农业 保险 覆盖面等工作,减少受灾养殖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