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教授开公司当老板 研究所建产业化平台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陈晶晶

高校教授直接创业当老板、校地合作共建研发服务平台、研究所建平台转化实验室成果……近年来,在南京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激励下,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投身我市科技创新创业,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一批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

  教授开公司,3年登陆新三板

“在宁高校与南京深度合作,我算是提前尝到了甜头。”说这话的是南理工材料学院副教授刘和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和技术顾问。去年公司产值1000多万元,当年11月又登陆新三板。

刘和义创业的项目是新型氧化锆纤维,是火箭必备隔热材料,看起来就像白色的棉絮。多年来,我国这种材料一直从美国进口,美国同类产品价格已达400万元一吨,且对外销售一直受到严格管制。

2000年,刘和义和团队开始对这一材料进行研发。2012年,团队解决了实验室技术向生产转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工程难题,且市场售价可以控制在100万元一吨,并拿下6项发明专利,经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南京出台“科技九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教授出来创业。在学校的支持下,刘和义与南京宇龙电子器材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溧水创办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学校以技术入股,我个人拥有18%的技术股权。” 刘和义说,这几年,公司研发、生产逐渐步入正轨,市场销路也不错。公司计划5年内建成“国家氧化锆纤维生产研发基地”,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打造新材料技术研发平台与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