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农村电商的市场“痛点”,短短两年时间就覆盖了全国1/4的县镇市场。上个月,位于雨花台区软件谷的电子商务初创企业51订货网获得了1.5亿元B轮融资,这是该公司一年内获得的第二笔1.5亿元融资,发展前景备受业内看好。日前,雨花台区发改局上门服务,为其介绍了相关融资补贴政策。
51订货网、蜂云物流助理总裁杨国华说,全中国有2000多个区县、4万多个镇。“镇经济的特点是,一般每个镇只有一两条繁华的街道,居民大多还是‘赶集式’的消费。镇上的商店也有几个特点,大多数是夫妻老婆店,单体经营很少连锁;自有店面比例高;只做一两类商品或服务,如手机店或母婴店、药店等。”他说,这种“夫妻老婆店”的进货渠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到批发市场去批货,批来的货品质参差不齐,而且要上门去提货;另一种是从分销商手中拿货,代理商到镇一级至少要经过3—6层分销,店主拿货的价格较高。
“这种‘夫妻老婆店’对一体化、标准性的供应链服务有很强的需求。”杨国华说,51订货网就是基于这些市场“痛点”应运而生。它以镇为最小业务单元,以B2B的模式对接小商店和供应商。“首先我们提供一个商品交易平台,上面已集聚了1000多家供应商、八大类数万种商品,以及6万家乡镇小商店。店主只需要像逛淘宝一样,在供应商的页面下单,第二天货物就能送到。”杨国华介绍,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由平台面对供应商统一议价,弥补小店因规模太小议价能力不足的弱点;二是由平台把关,商品品质和价格相对统一。
业务模式清晰了,物流服务如何实现?51订货网创始人兼CEO陈献说,51订货网自建了物流体系——蜂云物流。据介绍,虽然51订货网的物流网络很庞大,但业务模式很“轻”,物流车辆大部分不是自己的,他们采用人、车租赁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所要做的是采用互联网方式管理好整个配送体系。
大量商品和物流服务集聚在手,51订货网顺势切入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他们一方面为在乡镇小店购买手机等物品的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商提供贷款用于周转。金融业务不仅增加了平台、供应链和小店之间的黏着性,也越来越成为营收的重要来源。目前,51订货网的3个业务中心分别是商城交易、金融和其他增值服务,三大板块的收入比例约为6:3:1。
正是凭借对农村电商市场的准确把握,51订货网上线短短两年,就已覆盖了全国700多个区县超过1万个镇,成长前景为业内看好。去年9月,平台获得顺为资本领投、德联资本跟投的1.2亿元A轮融资。就在上月,该网站又完成了1.5亿元的B轮融资。陈献表示,B轮融资完成后,将进一步聚焦华东和华中县镇市场,建立“交付和服务一体化”的B2B开放平台,更高效地直接服务到夫妻老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