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4日讯(记者沈则瑾)多方联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推进会暨合作签约仪式11月3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分别与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张江企业信用促进中心、上海市浙江商会、上海市江苏商会等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
各方承诺加强小微金融服务领域业务合作,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制度,共享服务小微企业资源,共同开展银企对接和市场调研活动,共同探索研究完善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信用环境及小微在线融资业务问题,共同搭建小微企业多渠道的融资服务平台,建立互动长效机制,共同推进优化上海市小微企业的服务环境。
据了解,作为银行业自律组织,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勇当行业排头兵,引领行业广泛签署合作协议,形成有计划、成系统、重长效的助力小微金融服务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一直以来,上海银监局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多措并举提升上海地区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截至9月末,上海银行类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幅5.7%;小微企业贷款户数比上年同期增加6.2万户;上海法人银行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6%,比去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在沪主要银行共为559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表内外授信余额786.6亿元,以“区域版”投贷联动模式共为205户企业提供信贷余额达17.7亿元。
下阶段,上海银监局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银监会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推动上海银行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三个方面的机制创新。
一是大力创新普惠金融体制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培育银行的未来客户群。上海银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的金融服务。辖内机构和同业公会要在各方支持下,继续下力气破难题、啃“硬骨头”,要充分接近实体经济,了解企业的状况和变化,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推动小微金融服务,力争实现小微金融服务“三个不低于”指标要求。
二是积极创新审贷机制,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转型成本和制度成本。上海银行业应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积极运用新技术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效率,结合多方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好数据挖掘、批量筛选,以及有针对性地评价及流程处理,重构可持续的服务模式。同时,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激励机制,推动各项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真正落地,不断提高类似“循环贷”产品的占比,持续推动解决“政策最后一公里”、“信贷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三是进一步创新“银会合作”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真正成为“银企之家”,搭建银政企桥梁.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应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职能,不断完善行业合作与沟通机制,调动全行业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视程度,扩大小微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同时,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各类商会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搭建起银行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长效工作机制,成为真正有融资困难企业的“银企之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