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至成都“丝路驿站-沙湖号”品牌列车上,提起补票班长金桂明,不论是他那些常年穿梭在成渝线隧道里的同事们,还是那些往返于川宁两地的乘车旅客都会竖起大拇指,为这位行走在大家心里的铁路人点赞。
央广网银川11月4日消息(记者许新霞 通讯员李丽霞 李峰峰)在银川至成都“丝路驿站-沙湖号”品牌列车上,提起补票班长金桂明,不论是他那些常年穿梭在成渝线隧道里的同事们,还是那些往返于川宁两地的乘车旅客都会竖起大拇指,为这位行走在大家心里的铁路人点赞。
一位列车值班员26年的坚持
1990年,当时已经30岁的金桂明和许多热爱铁路客运工作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着梦想调到刚刚成立的银川客运段工作。因为有过客运工作经验,从一开始,金桂明便被委以重任,担任列车值班员工作。从此,便再也没撒手,一坚持就是26年。
“看见了吧,行李架上的包要摆放整齐、牢固,要严格按照大不压小、重不压轻、远不压近、方不压圆、长顺短横不突出……”记者见到金桂明时,他正在人潮中带着小徒弟吉国荣一丝不苟地调整行李架。“我们从事的客运工作,安全最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提起这26年最令他骄傲的财富,金桂明显得很自豪:“这么多年,我别的东西也没有积攒下来,为乘车旅客服务的工作经验,倒是攒了不少。”
“跟着我师父,心里永远是踏踏实实的,从他身上学到的,不光是精湛的业务技能,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讲不明白,但是我师父来了,那些东西就在他身上存在,于我,于他服务着的那些旅客,我们都感觉特别舒心!”“90后”青工吉国荣这样评价他跟了三个月的师傅金桂明。
“其实,孩子们也都挺不容易的,他们都还没我的孩子年纪大呢,能帮他们少走弯路也挺好。”说着,金桂明拿起了笤帚:“小吉,你看啊,列车超员的时候打扫车厢卫生也是需要技巧的……”26年来,金桂明就是这样默默地坚持着他的列车值班员情怀,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他用一颗朴实又执着的心坚持着那些藏在心底的故事。
三千万票款零差错背后的精益求精
26年年复一年,26年日积月累,练就了金桂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单位每一次新增开列车,因为被信任,金桂明都会被调过去担任值班员。“其实,被信任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从银川至北京、银川至广州、银川至上海……到今天的银川至成都“丝路驿站-沙湖号”品牌列车,26年来,金桂明见证了每一趟新车的开行,也经历着每一笔票款收入。
有人粗略地统计了一下,金桂明在他担任值班员的这些年里,总计经手过的补票收入近三千万,但是却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他做每一件事情、出每一张票都特别认真仔细。我当列车员的时候就崇拜他,现在当他的列车长,觉得挺自豪的。”他的列车长这样评价他。
“虽然每天都是数钱数到手抽筋,但那都是国家的钱,不是自己的,可不得数仔细喽!”金桂明这样打趣自己。
一封联名感谢信蕴含的深情厚谊
“我们是老年旅行团的旅客,7月20日,我们由广州乘坐K1296次列车返回银川。由于途中天降暴雨,导致列车晚点近12个小时,因为腿脚不太方便,上车的时候我是非常懊恼的,但是能遇见该次列车办公席的工作人员(后来我们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叫金桂明),对我来说又是幸运的。因为列车晚点,再加列车超员,焦躁的人们使得车厢里乱成了一锅粥,是他的出现,让我们感到了暴雨中的温暖。他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一遍又一遍清理车厢卫生,帮我们接开水,细心照顾生病的旅客……大大减轻了因为列车晚点十多个小时带给我们的烦恼。今天我们写这封信,是想对那些为保证旅客安全而辛勤工作的列车工作人员致以表扬和致敬……”
在金桂明的乘务包里,精心保存着他几年前收到的一封联名表扬信,那是他教导徒弟们的教材。
那时候,他是银川至广州K1295次列车上的一名值班员。他用最淳朴的行动诠释着千里铁道线上的感人瞬间。
26年宝贵的工作经验,让他成为是班组乘务员最信赖的顾问,成为时刻提醒青工,引导青工的向导,成为青工想要赶超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