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最高点为3141.33点,突破8月份高点3140点,创1月11日以来新高;本周沪指收盘3125点,为目前为止年内第二高周收盘价,最高的周收盘价为元月第一周的3186点。尽管沪指用超过10个月的时间才接近收复年初2周的跌幅,但这一艰难的成果,加上10月份持续至今火爆的赚钱效应,预示着A股开始走出熊市泥潭,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增强。
一般而言,股指在突破中长期高点时,会有反复。即使在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沪指在前高3478点附近仍反复争夺,因此,在3140点附近,沪指大概率还有反复震荡的过程。从盘面看,随着前期强势股集体向下调整,市场赚钱效应显著下降,操作难度增加,资金重回谨慎态度。大致可以判断,目前市场处于阶段性回调初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强势股补跌(如高位股权概念股),中期调整充分的板块补涨(如煤炭股)。值得注意的是,题材股无论是前几周的连续大涨,还是近两个交易日的大幅回落,股指均处于窄幅波动状态。这表明市场的容忍度在显著增加,部分个股的短期投机行为,不足以影响其他个股持有者的心理,这与去年下半年惊弓之鸟式的心态判若天渊。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阶段性抛弃熊市思维,预期中的调整反映在股指上很可能是波澜不惊的;而从个股赚钱效应看,一波中期行情大概率正在缓缓展开。
下周,市场的机会在哪里?先看看目前市场的三条主线,一是股权转让概念股,以7月初万科A复牌为开端,以四川双马为标杆,是下半年受到全市场高度认同的主流题材,本周加速赶顶后集体回调,后续想象空间有限,但低位股仍存在补涨机会,龙头股预计也仍将有反复;二是中报填权和年报高送转预期个股,前者以煌上煌为代表,近两周最高涨幅约八成,后者以燕塘乳业为代表,连续4涨停后被紧急停牌;三是“一带一路”板块个股,以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为代表,在题材股高位回调、市场无主心骨时,往往能崛起稳定大盘,形成良性的“二八”个股接力氛围。
其中,股权转让概念股高潮已过,中报填权类个股在逐步“老化”,而“一带一路”类个股往往起到稳定市场人气的作用而空间有限,因此,资金阶段性追逐的焦点,很可能是预期高送转个股。每年最后两个月,均会有上市公司抢先发布年报高送转预案,而几乎每年都会有一只此类概念股被资金选中,连续涨停,吸引无数投资者目光,从而将年末例牌的高送转炒作推向高潮。这个时间点日益临近。显然,市场目前已经做好准备。
不过,拉长时间周期,当前反复表现的“一带一路”概念股、去产能概念股、国企改革概念股等,基本面日益回暖且估值优势明显,更容易受到中长期资金的青睐。前期的中国联通、近期的中国建筑,千亿级别大盘股的连续上涨,作为推手的资金,是需要有相当底气的。
在其他市场收益率逐步走低时,处于底部区域的A股吸引力凸显。资金已经表明态度,阶段性机会大于风险。
张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