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星期四

扬子南路马路市场“变形记”

来源:新民网 编辑:林峰峰

通讯员陶坚邵晨记者胡俭

“扬子南路堵又乱,十年盼来拆违建,占道棚点一锅端,马路市场说再见。”城北乡槐南村主任郑飞的一首打油诗,概括了“马路由乱而治、群众由怨而赞”的巨大变化。

打油诗中所指的扬子南路原称扬菱公路,曾是扬州通往高邮菱塘的县级道路,自2002年瘦西湖路拓宽改造后,昔日的交通要道逐渐破损,沿线的市场、商铺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从铁路桥到槐泗河一段路,不足2公里,早晚高峰期成为人车混杂的马路市场,“脏乱差堵”现象令群众苦不堪言。

这段路,地处城北乡和其他乡镇交界处,由于维护整治成本高,加之区划调整等历史原因,导致一段时间以来管护主体责任不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今年3月份,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明确城北乡“挂牌督办”整治,城北乡党委专题部署创建攻坚战役,落实长效管护措施,乡党委书记陈福新表示,把服务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全乡工作第一要务,景区管到哪里,哪里便是景点,凝心聚力攻克环境“顽疾”,提升乡村“颜值”。

城北乡探索推进景区长效管理的“1+4+x”模式,由单兵突击转向联合作战。城北乡充分履行属地职责,发挥主力军作用。景区长效办、城管局、农村处、公用设施处四个部门全力协调、合作保障,槐南村、乡宣传科、综治办、城管大队等单位和部门通力配合、按图作战,纪委监察部门对整治行动进行全程效能监察,拆除扬子南路两侧近百家商铺违建棚点,还路于民。

又窄又短的扬子南路两侧,自然形成了石材、木材、金属、苗猪等四个大市场,聚集着近百家餐饮、五金、百货小店铺,拆除违建棚点、搬移建筑材料,面广量大,城北乡通过“柔性执法”消除抵触情绪,讲清法理、道理、情理,争得市场和商户的配合。城北乡重新制定扬子南路建设规划,平整废弃的苗猪市场大院,改建为摊贩中心,通过“引雀归巢”清除占道经营,同时为村民赶集提供了场地便利。

徐州的水果经营户谭师傅告诉记者,过去,商户相互攀比,店铺外面搭临时棚点,棚点外面摆水果摊,一直延伸到马路边。马路堵了,其实把自己的生意也堵了。如今落实常态长效管理,流动贩卖水果的三轮车不见了,他带头拆了棚点。

落实常态长效管护责任,景区和乡里多部门联动,安排了12名城管和环卫专业队伍,槐南村在配套四个专业维护岗位的基础上,动员志愿者轮流上路执勤,进行文明劝导。

在前期道路硬化、绿化投入400万元的基础上,景区和城北乡今年再投入400多万元拆除违建棚点、清理下水道、布展文化墙、开展常态长效管理……过去“没人管”,现在部门和村民都“争着管”,盘踞多年的违章搭建和马路市场消除了,“脏乱差堵”现象也随之消失了,换来百姓舒心的笑容。城北乡乡长奚存富说,扬子南路马路市场的“变形记”,就是城市主人翁的“成长记”,对于开展城乡环境常态长效管护具有借鉴和引导意义。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