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星期四

农产品转基因迎政策“松绑” 食品安全仍是首要问题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晶晶

近期关于转基因农产品的争论可谓一波三折。8月8日,国务院在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表态,要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引发业界诸多关于转基因农产品商业化的思考。而就在此前的8月1日,国家农业部网站公布今年第7号农业部令,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进行了十一项修改,对成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委员会、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的可追溯管理做出了诸多规定,让在商业化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上备受争议的转基因农产品迎来舆论“松绑”。

转基因产品迎来“春风”

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表态,要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这样的表述,无疑给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推广铺路。可以预测,按照规划,当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将逐渐敞开,让转基因产品迎来了“春风”。

今年以来,在中央1号文件、全国两会以及农业部4月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都曾提出支持转基因发展。目前,对转基因相关争论的焦点仍集中在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然而就在8月1日,国家农业部网站公布今年第7号农业部令,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十一项修改,修改后的《办法》规定,根据《条例》(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设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并要求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当成立由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负责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及安全评价申报的审查工作。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应当制定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操作规程,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的可追溯管理。

这些接二连三的规定都透露出强烈信息,我国在转基因科研以及推广应用领域的态度是极为慎重的。

“大胆研发,谨慎推广”是中央为转基因农作物商用的定调。除了主管部门接连力挺外,科学界也对转基因变得更为“包容”。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表示,虽然转基因技术只是整个农业育种技术的一个新的方法、新的发展,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育种方法,如传统的杂交、分子标记育种、选择育种等方法,“但目前这些方法已经发挥到极致了,或者说发展的空间比较有限。而‘转基因’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方法,效果也会是最好的一个方法。”

现在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地少,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强,发展转基因农产品是有必要的。如不想在农业市场上长期受制于人,就必须加码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推广。在这一背景下,规划的出台无疑给市场带来利好。

1 2 3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