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独居老人到农村来养老‘种地’,会觉得非常亲切。他们的到来,也会带动农村群众观念的转变。
在一些环境犯罪案件中,检察院如何创新履行监督职能,维护群众权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6年前,作为大型企业负责人的赵波回村,当选为村主任,他用法治思维和企业管理方式“治”村,让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成为“能人治村”的样本。
2012年,赵波当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他找准角色定位,用良乡一村的实践经验,先后提出了如何解决农村养老、以合作社形式发展壮大农业等8份议案建议,受到上下一致好评。
“能人”回村当选村主任
“赵波要回村当干部?他是不是傻了?”
“他会真心回来为村里人办实事吗?”
“咱村这么乱,他要是干不好会不会拍拍屁股走人?”
2010年,由赵波筹资开办的皮革厂已发展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皮革服装厂,拥有职工3700多人,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年营业额最高时一度达到2亿多美元。听说赵波要回村当村干部时,90%以上的村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其时,山东省胶州市委组织部启动了“能人治村工程”。考虑到赵波的实力和影响力,时任胶州市委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回村带动村庄发展。
“对于回村当村干部,我之前想都没有想过,领导找我谈话之后,我也一直在犹豫。”
赵波告诉笔者,良乡一村发生了两件事,让他最终作出了回村的决定。第一件事是,一位村民有错在先,后来有事需要村委会办理,村干部找各种借口就是不给办,导致事情闹得很大;另一件事是,村里要进行路面硬化,施工过程不透明,引发村民极大不满,一些村民甚至为此多次上访。
这两件事对赵波触动很大。“村民做错了事可以纠错,但村干部以不给办事来惩罚村民,这种以不公对不公的方式,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极易造成新的矛盾。”赵波说,这也说明如果村干部管理水平低,方法不恰当,容易引发矛盾。
在上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和良乡一村群众的狐疑中,赵波回村了。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村147户人家。当年4月2日,赵波被聘为良乡一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翌年7月,他当选为良乡一村村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