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要大力发展微能源,建设微能源网,从而更好地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能源行业专家表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微能源网,并逐步过渡到能源互联网。
在5日于北京举行的2016泰山论坛暨《巴黎协定》实施研讨会、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会上,华北电力大学输配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张建华表示,当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产业结构和能源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微能源网,并逐步过渡到能源互联网。他表示,微能源网和传统电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微能源网可以对分布式能源进行就地消化、就地平衡,同时也可以和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
与会专家认为,近两年,我国能源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政府推动试点示范力度不断加大,微能源网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微能源网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前景广阔。
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主任赵刚表示,能源变革将是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产业,我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拥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在大力提高清洁能源比例的同时,也应加大在研发投入和用户推广方面的力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研究所专家陆一鸣表示,多重市场动力要求发展智慧能源,智慧能源需要从若干个微能源网或者区域能源网发展而来,如果这些网络可以通过市场准入条件的认可,就可以组成一个更大规模的能源互联网,进而组成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个过程应该是市场的选择。能源互联网有几个节点,几个节点之间形成相互连接,不光是信息流的融合也是能量流的融合,分布式能源、供暖、供热相互连接之后,就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相对互联的、相互交织的能源互联网。
2016泰山论坛暨《巴黎协定》实施研讨会、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会,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报刊协会和中国经济网联合主办,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主题为“互联网+绿色智慧能源——创新发展的微能源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