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星期五

新媒体平台成为互联网舆论战场的重中之重

来源:未来网 编辑:张坷

11月5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2016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年会——“舆论新格局传媒新常态学术研讨会”中,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发表了关于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协同发展实践模式探讨的主旨演讲

11月5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2016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年会——“舆论新格局 传媒新常态学术研讨会”中,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发表了关于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协同发展实践模式探讨的主旨演讲,李明德教授指出,社交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面临新问题的解决模式是社交媒体协同引导实践模式。

关于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协同发展实践模式探讨中,李明德教授称此课题是利用学生放假回到各地的机会,在作了全国4000多份问卷调查和陕西十地市深度访谈之后,得出的一些初步的结论。此项课题的研究背景是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我国媒介格局和媒介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影响了舆论场域的生成和发展,为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带来新的影响和挑战。

李明德教授表示,中国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是:舆论引导主体方面,主动沟通意识差,沟通效果不佳;内部、外部政治效能感都不高,既无影响政治、政策的意愿更无影响的效果。引导内容方面,针对性不强,所呈现内容缺乏建设性意见;内容的全面性不足,不能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的知情意愿。引导方式方面,说服技巧中缺乏坦诚度,影响说服效果;删帖、屏蔽等技术引导方式使用较为普遍。引导效果方面,对政府的信任度不够,且舆论引导很难影响公众对政府行为的预先判断。

目前,中国社交媒体舆论引导 呈现出“强引导、弱效果”的现状特征,具体表现为主体特征较好,内容呈现尚佳,方式应用多样,效果表现一般。社交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面临着社交媒体放大社会问题,舆论引导工作难度加大,官方辟谣、当事人发言已经不能阻止网民短时间内挖黑的速度,某种程度造成政府形象受损;社交媒体冲击传统媒介格局,使得传统媒介舆论引导效果有所减弱;社交媒体用户良莠不齐,舆论引导既需要增强又很难奏效等新问题。

基于分析,探索社交媒体舆论引导的实践模式,解决舆论引导困境,李明德教授给出的路径选择是社交媒体协同引导实践模式。他认为,应当从着力社交媒体舆论引导主体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重点增强舆论引导主体的政治参与;聚焦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内容的建设与完善;着眼社交媒体舆论引导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促成平等互动、真诚沟通,慎用删帖等刚性手段,注重权威信息沟通和现实问题解决;最后,要规避社交媒体舆论引导的失效等方面改变社交媒体舆论引导现状,提高社交媒体舆论引导水平。(李志强 实习生米彩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