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星期五

沈阳城乡建设五年绘就锦绣画卷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林峰峰

路更宽了、楼更高了、灯更亮了、景更美了,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有时对自己的城市都不敢认了。他们由衷赞叹,沈阳发展日新月异。

五年倏忽巨变。如今的沈阳,路更宽了、楼更高了、灯更亮了、景更美了,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有时对自己的城市都不敢认了。他们由衷赞叹:日新月异的沈阳,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方便,更是舒适与享受。

经过城市建设者的努力,五年来的沈阳正以优美的环境、迷人的风姿,展示在世人面前。特别是近一年来,以建设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沈阳城市建设、管理都在加快发展。“结合目前城乡建设实际,一方面沈阳将通过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沈阳将通过城市建设的创新改革,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生态环境和运行安全,为全面创新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市建委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城乡环境更宜居

五年来,沈阳重点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深入开展辽河、浑河、蒲河、棋盘山、卧龙湖生态保护治理,积极推进南北运河、细河、满堂河、辉山明渠等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新建了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园、浑河西峡谷、浑南中央公园、莫子山、白塔等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污染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南部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全市处理能力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达到29座,污水处理率达到95.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了“天蓝、水清、路畅、街净、树绿、城美”的建设目标。

五年来,全力开展抗霾攻坚行动,实施燃煤总量控制、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污染管理、重污染企业搬迁和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等九项重点工程,大气环境明显改善。

沈阳全面强化城市保障能力。完成了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小区内网改造工程,供水规模达到每天90万立方米,全面解决了居民生活用水问题。实施南部污水处理厂、黄河大街北出口等排水工程,排水管网长度达到3797公里,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改造燃气管网约200公里,供气量达到11.5亿立方米,形成了多渠道的安全供气格局。实施220千伏五爱、空港等输变电工程,城乡电网供电可靠率逐年提高。完成了文官屯、高官台热源厂等热源建设工程,实施大型热网之间的管网互联建设工程,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

大力推进农村建设,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制定了《沈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3-2020)》、《沈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实施方案(2015-2020年)》,积极推进中心城市、新城新区新市镇和新农村三个层面的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特色小镇。全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印发《沈阳市宜居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设施完善提质、宜居示范创建”三大工程,完成了硬化道路1447公里、2.4万户农村改厕工程、92个污水处理设施修缮及320个村屯绿化提升工程;实施了20.7万安全饮水工程、659户危房改造和63公里河道标准化建设;开展了5个宜居示范乡镇、86个宜居示范村、320个宜居达标村创建工作。

沈阳这五年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完成17.45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改造2432个老旧小区、整修676条街巷路、更新3397台公交车辆,新开141条公交线路,解决89.39万人农村饮水。建设了盛京大剧院、宋雨桂艺术馆、盛京碑林公园,以及各类体育场馆、健身中心和休闲广场,充分满足了居民生活、出行和文化娱乐需要。

沈阳的桥千姿百态 架起立体交通“快”时代

五年来,沈阳市在城市建设上投入已超千亿元。而这其中,沈阳市委、市政府更是将市民最关心的交通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

这五年中,沈阳先后建设改造了7条高快速路、14条环路连接线、9座跨浑河桥、8条城市出口路,城市骨干路网络密度和等级显著提高。这其中,快速路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改造东一环、二环、三环、四环、迎宾路高架桥、东陵路高架桥、南北快速通道等7条高快速路,城市快速路里程已近300公里。在环路连接线工程上,主要是大力推进一、二、三、四环连接线建设,实施东望街延长线、下河湾三环接线路、永安大道、大堤路、陵园街、昆山路东延长线、谟家堡跨三环桥、黄河大街上跨三环立交桥、怒江北街下穿裕虎铁路桥等14条环路连接线建设。

在跨浑河桥工程上,目前沈阳市跨河通道已建成17座,平均间距2.5公里,核心段(胜利—长青)桥梁间距1.8公里;在建或计划开建跨河通道3座,分别为中央大街桥、王家湾桥、东塔桥;规划控制6处跨河通道待建。未来,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跨河通道将达到26座,浑河核心区段有望实现“一公里一桥”。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