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彤的柿子,热乎乎的生活。这样的秋色,这样的村子,值得你一头扎进去。
一串串柿子格外耀眼,阳光打在老人的脸上,绽放出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沉甸甸的篮子里放满了红柿子,压弯了村民的扁担。
孩子们爬上房顶,摘下柿子,开心地吃了起来。
一家人满载而归
村民把柿子做成一串串天然的红灯笼,挂在院子内。
□记者李晓敏文平伟摄影
下峪镇,是洛宁县一个普通的乡镇,但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村镇,镇上的很多村子以土墙、土门楼为特色,保存完好,是写生、摄影及影视创作的好地方。
打柿子
柿子熟了,趁着天晴,村民们会手拿长棍,提着竹篮,带着小孙子打柿子。
村里村外,走不了几步,你便会看见一棵棵挂满红果的树,远远望去,这些红果像极了小红灯笼,走近一看,你会惊喜地发现,是柿子。
这些柿子树,有的有归属,有的并无人家,任性地长在路边,山坡上。没归属的柿子树自然成了村民的共同财产。
说“打”柿子是不确切的,因为稍有不慎,柿子落在地上,会变成一堆红泥。
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村民们很了解柿子树的脾性。手中的长棍其实是手臂的“延伸”,帮助他们顺利摘到柿子。
篮子里放满了,他们便起身回家。在他们的意识里,够吃就行了,枝头的那些柿子,其他人家还要吃呢。
吃柿子
见有外人来,村里的老人会乐呵呵地从篮子里挑出几个浑圆的红柿子,递给你,“吃柿子吧,可甜咧。”
老人的淳朴和真诚容不得你客气。
但是你要问柿子多少钱?老人便会佯怒起来:“不卖!”
柿子树很高,也比较大,枝枝丫丫的树四处延展。因此,临近屋舍的柿子树就成了房顶的“近邻”。
孩子们放学了,几个小伙伴嬉笑追逐着,跑向大柿子树。
一眼没看清,身手麻利的小男孩,就爬到了柿子树上。不甘落后的几个小伙伴,像猴子一样,嗖地蹿上房顶,骑在墙头,摘下柿子,兀自地吃了起来。
晒柿子
摘回家的柿子,一下子吃不完的。
于是,村民会拿出一根长线,把柿子的柄穿一起,做成一串天然的红灯笼,挂在院子内。
阳光,会一点点将柿子打磨成另一种美味的食物:干柿。
蓝天下,红墙旁,家家门前的一串串红柿子显得格外耀眼。
晴朗的日子里,老人搬把凳子,眯着眼睛,在院子里打盹。
醒了,起身,轻轻摘下一个柿子,入口,甘甜顿入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