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典藏组组长 江瑞燐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吴海东 薛莞馨 实习生 陈琴)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典藏组组长江瑞燐做客中国网海峡频道高端访谈间,接受专访。
中国网:贵中心已经是连续4次参加文博会了,谈一谈这次参加的感受?
江瑞燐:因为我们工艺中心已经是第四次来到厦门参展,我们这次带了13位顶级工艺家,而我们全台湾已认证的共有145位工艺家。事实上我们也是要经过甄选的条件才能来这次展会,而且研究陶瓷、玻璃、木、漆器、精工、石雕等各种材质的大师都有。
经过我们这几年的观察,像今天看到各个展场,基本上变化没有很大。事实上我们除了这13个工艺家之外,我们另外成立的一个工艺之家协会,它虽然是属于民间的团体,但是是我们辅导的单位,这次他们也有报名参加。
基本上,在这四年里我们对我们的产值、行销都很注意,事实上我们也不是着重于现场的交易金额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后续行销的通路还有订单以及我们跟来这边的一些产商都有后续的接触。整体来说,效益是很大的。
中国网: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参展的展品?
江瑞燐:我们刚刚有讲到有13位大师,每一个大师的作品都是非常顶级的,也是非常有品牌的。例如天目,这次有兔毫、油滴种种天目,天目从在土里面就已经含有一些元素,有引红外线的功能,一方面它可以使茶叶喝起来更清香,另一方面用它品酒也是非常好的。
中国网:贵中心在为两岸的工艺交流方面正在做或将要做哪些努力呢?
江瑞燐:我们工艺中心在两岸间一年大概有参加五个展,就是到各地方去,联系比较紧密的就是我们这个厦门展,已经连续四年参加。而其他有关技术交流方面,我们会通过我们辅导的单位——台湾工艺之家来运作,交流的对象也有很多,可以说前期的展开和效益都相当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