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吴刚:传承建本技艺 弘扬“国宝级”文化

来源: 编辑:林峰峰

建本非遗传承人 吴刚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吴海东 张夏铃 实习生 朱彬滨)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建本非遗传承人吴刚做客中国网海峡频道高端访谈间,接受专访。

中国网:建本有着怎样悠久的历史?

吴  刚:现在能够留下来的建本,可以说都是国宝级的。在南宋时期,我们建阳文化非常兴盛,一代哲学家朱熹曾在闽北讲过学、办过书院,所以我们的印刷业在南宋时期是非常发达的。

现在我们能够看见的比较新的建本其实将近保存了八百至一千年左右,所以,能够留下来的建本可以说都是我们的国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近代史整个科技的落后,所以我们中国的整个印刷业都被淘汰了,那么建本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中国网:您作为非遗传承人,在这个传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  刚:我们建阳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建本的实物,国家广电总局下来,看了建本的实物,他们最后的评价是,“过去我们错误地认为,建本没有实物。没有想到的是,建本留下的实物用两个字概括:震撼!这些实物非常漂亮。”我们要把留在民间的建本实物尽量收上来,老百姓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金银、钱他们可能知道,但是这破书破板,老百姓可能不知道。

我们作为这方面的传承人,我们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要把它收上来,不敢再让它流失掉。像日本、美国,就收了很多我们建本的东西。建本的位置是非常高的,在日本,皇室成员只有斋浴之后才能去看建本;在美国,建本是藏在大学图书馆地下室核心仓库里面。

中国网:听说您也办过很多次建本的展览,实际上的效果如何?

吴  刚:我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建阳一中专门建了一个建本研究室,给学生展示建本的书;第二呢,我们还建了一个体验馆,学生可以进行体验。

过去,我们错误地认为,现代的年轻人,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实际上,当我们的学生真正走进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时候,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渴望的眼神,令我们自己都感到很惭愧,我们给学生的太少。所以,对我自己来讲,还是很有信心在做这个的。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