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湖南讯 近年来,湘潭县着眼“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通过结合“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不断深化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营工作机制和体系,提升高度、加大力度、打造特色、创新管理、挖掘内涵,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促进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实质性转化。
一、提升高度,定高农村公路改造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现有的道路标准已不适应发展需要。为全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实现村村通客班车,加快农村客班车通达路线拓宽改造是“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重点。2016年,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路拓宽改造,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在村道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省级改造标准的基础上,要求全面达到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
二、加大力度,全面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十三五”已无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为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供需不足的矛盾,根据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需要,我局积极向上级反映、多方沟通协调,成功争取县级财政支持,从县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3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村组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
三、打造特色,大力推行全域旅游公路建设。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纲要充分衔接,着眼于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引入“美丽公路”创建体系,启动了湘潭五龙山大杰寺、周小舟故居、石鼓昌山景区乡村旅游、梅林城市后花园等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注重生态保护和路景结合,凸显县域农村公路的生态特色,大力打造路域绿色风情新景观,走出路景融合发展新路子。
四、创新管理,构建长效落实的管理机制。着力从“会战式”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今年,我局制定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施工技术手册》、《湘潭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湘潭县农村公路提质改造技术指南》,进一步规范了通村公路建设、养护和提质改造的技术标准和实施流程。同时,注重与地区实际相结合,创新管理措施,建立层层落实、多级联动的监管体系,做到“四好农村路”管理无死角,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农村公路的管理。
五、挖掘深度,拓展农村公路的服务内涵。近年来,我县依托不断完善的农村公路覆盖网络,进一步提升城乡运输能力,服务城乡客货运输一体化发展。依托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进一步优化城乡公交线路。至2015年末,我县拥有农村客运班车242辆,共计5324个座位,平均日发班518班次;农村客运站场8个,设立农村客运招呼站192处,形成一个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全县17个乡镇,乡镇班车通车率达100%,325个行政村中有320个已通达农村客运班车,行政村班车通车率为98.5 %;至2016年未,我县将实现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将全面实现城乡公交“村村通”。(黎青松 通讯员:旷军 颜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