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星期一

举牌太多也是病

来源:环球网 编辑:张坷

以前A股市场鲜有举牌行为,现在则是举牌过多。过去有个举牌那就是轰轰烈烈,并被冠以某某风波,现在则似家常便饭,投资者也搞不太清楚举牌或者不举牌究竟有多大的差别。本栏认为,过多的举牌行为也是不正常的,举牌适量才是成熟股市的表现。

过去A股市场最有名的二级市场收购案就是宝延风波,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一开始公司也是老老实实公告,延中管理层也像模像样地反击,结果股价越涨越高,最后深宝安一天买走了18%的延中股票,一举成为第一大股东,虽然因没有按照规定举牌公告等待后再买入而遭到了证监会100万元的罚款,但却避免了因收购与反收购而引发的收购成本大幅提升。

再看现在的举牌,看起来彪悍异常,但其实都是纸老虎,举牌5%公告先说自己就是财务投资者,不想成为控股股东,然后还不断加码,最后成了第一大股东又害怕30%的要约收购线,结果弄得收购不像收购,炒股不像炒股。

依本栏看,时下不少举牌都是为了举牌而举牌,其目的大多为了推高股价,并非真的想得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如果真想拿到一家公司的最终控制权,有三件事是必须要办到的。

首先是在每个季度末千万不能开始收购,而是要等到每个季度初。因为季度末要公布十大股东名单,这时候上榜容易对股价构成较大影响,提高收购成本。其次是买入的股票在举牌前应该有一段持续缓慢上涨的走势,因为真要是买5%就公告一次,那股价必然会逐级走高,最后必然导致收购成本高企。真想抢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必然会想办法在暗地尽可能多地持有股票,然后在举牌之后逐步回吐给明面上的收购方。这样做虽然是不对的,但理性的举牌方必然会选择这种做法,因为这样可以在低价区间买到尽可能多的筹码。

第三点则是重视A股之外的其他股票等价物。例如宝能举牌万科,很明显就不是真想控制万科,否则港股万科的股价远低于A股,宝能理应优先买入万科H股,只买A股不买H股的举牌,显然就是炒股价。此外,如果被举牌公司有认股期权、可转换债券等,都会成为举牌方全面买入的标的,因为这些衍生品即使大量买入后,也不用计算在举牌的持股中,可以成为隐形的持仓,却能够成为将来决定成败的关键筹码。

伟人教导我们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举牌其实也差不多,不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的的举牌都是炒股价。成熟股市的举牌往往有两种目的,一是上市公司资产太好,股价却太低,大资金想全面收购这家公司并将资产据为己有,这是一种,这样的举牌最后的结果就是买够30%并触发全面收购要约;另一种目的就是和大股东谈判协议转让股权,然后注入优质资产并继续在股市交易,这其实就是人们熟悉的借壳上市。除此之外的举牌,最终都是以股价为目的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