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7日专电(记者陈晓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7日表示,近年来,民众对财富管理的需求逐渐攀升,作为基金行业地域集群的基金小镇不断增多,但建设基金小镇要有产业、文化、人才、环境基础,应避免一哄而上、工程化和房地产项目化。
贾红波在杭州举办的2016年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上介绍,截至2016年9月底,国内私募基金机构的登记量已超过1.7万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地。
“基金小镇是基金行业在地域上的集群,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贾红波认为,近年来民众财富快速增多,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不断攀升,与此同时,政府更加重视基金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基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基金小镇则顺应了这一趋势,目前全国知名的基金小镇有16家,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占了9家。
在贾红波看来,基金小镇集群效应明显,有助于私募基金相关机构之间的沟通,形成人才高地,同时促进区域发展。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自2015年正式挂牌以来,目前其税收已达10.1亿元。贾宏波认为,基金小镇和产业结合不断深化后,将产生更大的能量。
贾红波指出,建设基金小镇要避免3个误区:一是基金小镇建设需要众多配套,不可简单视为房地产项目开发;二是避免搞工程,招揽了一大批机构过来注册,但并不在此办公;三是避免一哄而上,在有效供给一定的情况下,盲目建设只会面临招不到机构和人的尴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