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保监会官网发文指出,已经对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这是今年内保监会第二次对网络互助平台...
昨日,保监会官网发文指出,已经对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这是今年内保监会第二次对网络互助平台这一新生事物作出回应,主要由于水滴互助等部分网络互助平台风控不完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等问题。
此次保监会发声不仅再次强调网络互助平台与传统保险的区别,更直言不讳地点出了水滴互助涉嫌虚假宣传,“宣称有上百万会员”的问题。针对这一事件,记者就此特别采访了国内诞生时间最早并备受社会认可的网络互助平台——“e互助”的CEO雨乔,谈及本次保监会对某些网络互助平台指出的问题与整改意见的看法,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记者:保监会此前已经对网络互助平台进行了整改,但依然有部分平台不合规范。为什么?
雨乔:早在今年5月份,保监会就已对极个别网络互助平台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相关的互助平台也非常积极地配合整改。网络互助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新事物,未来将关系到中国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或许是因为市场前景巨大,在今年以来便受到资本的青睐。
特别在今年下半年,网络互助呈现野蛮发展态势,很多新生创业平台发展迅猛。保监会也指出,“当前某些网络互助平台,通过各种商业营销手段大量获取客户,已经构成潜在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也正是这些新生的平台,对互助保障理解不到位,忽略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最终触碰到保监会的“红线”吧。
记者:保监会指出有网络互助平台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挂钩和比较的行为违反《保险法》,您觉得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吗?
雨乔:一直以来,我都坚定地认为“互助不是保险”,与“相互保险”更是两码事。在保监会发布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公开宣称足额赔付和提取准备金。”其实,据我所知,公开承诺责任保障的平台虽然存在,但并非是行业普遍现象,还有不少平台是在严格自律下发展的。因此,本次保监会点名的问题平台,无法代表整个网络互助行业。
记者:针对保监会所提出的要求,“e互助”有何措施?
雨乔:长期以来,“e互助”对“风险管理与防范”坚定不移。作为互助行业中创建时间早的互助平台,“e互助” 一直作为行业标杆,成为被学习、被模仿的对象。早在2014年“e互助”创建初期,保监会已对“e互助”做过实地调研,要求“e互助”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谨慎避免踩到风险雷区。对此,“e互助”一直都遵循保监会的要求,并更好地对社会做出贡献。比如,此次保监会指出互助平台应该主动明确告知捐助者“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回报”。在“e互助”的计划规则中,“第10.2条,e互助平台不对每次互助的互助金总额做出承诺。”
截止11月3日,“e互助”平台有效会员77万人,这对已经发展两年的平台而言,是非常平稳和健康的。而且,“e互助”目前已经救助了195个遭遇不幸的会员家庭,筹集互助金近3500万元。
记者:对于此次保监会给出的监管意见,您是如何看待的?对“e互助”未来发展有何影响?
雨乔:我认为,此次保监会给出的监管意见,清晰明确地划定了网络互助与保险的界限,这对网络互助平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与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野蛮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互助”一直以来引导着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与相关部门保持顺畅的联系和沟通。未来,“e互助”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同时,进一步引导行业良性健康发展。